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2009-11-02 16:15:45)
标签:

血小板减少

医疗费

治疗

瞿佐发

健康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原因尚不清楚的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中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成人。且以女性青年为多。本病起病缓慢,女性病人以月经过多或子宫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皮肤有瘀点或瘀斑,慢性型持续时间可数月或数年。血小板计数可多年持续减低,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输注血小板、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激素等治疗,早期疗效较好,但有如下几方面问题:(1)经费负担重,无论是输注血小板、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住院费、药材费等相当昂贵,病人难以承担;(2)治疗不方便,不易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3)副作用大,如输注血小板、丙种球蛋白及激素治疗,其相关的副作用常有报道。(4)疗效难以持久,一旦停药极易复发。因此寻找有效的中药治疗方剂是当前的任务之一。作者就猪蹄甲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组方及初步疗效进行了探讨。

1 猪蹄甲胶囊组方

中药学对血液溢出于经脉之外的疾病,统称为“血证”,出血大都由于外邪、外伤、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久病虚损等,使血液不能循经运行或损伤脉络而溢于脉外。临床根据不同症候分为实火、虚火、气虚及血瘀等型,这几型可以单独或合并出现,也可以相互转化。猪蹄甲胶囊正是基于上述症候,采用滋阴补肾,凉血止血,活血化瘀通脉的方略。我们选用4种中药组方,它们是猪蹄甲20克,干地黄10克,赤芍10克和牡丹皮10克。猪蹄甲又名猪悬蹄《本草经集注》、猪悬蹄甲《千金·食治》、猪蹄合《圣济总录》。猪爪甲《普济方》、猪退《纲要》[2],其药用价值在较早的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其味咸,性平,无毒,入手足阳明经,能清热凉血,行气逐瘀,滋阴补肾。古人主要用于“主五痔,伏热在腹中,肠痈内蚀”,“血丑血,肉漏,龋齿”和“久咳喘息、冻疮等”。猪蹄甲用量2倍于其它三味中药,在于其一方面性平无毒,配时对其它三味中药影响可能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其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能够调补各种虚证,同时达到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3-4],有资料表明其注射液能迅速提高动物体内血液中白细胞水平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这些都为“降火”、“凉血”提供了有力的佐证。选择其作为本方的主药,依据是充分的。干地黄也称生地黄《本草图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加工而成,人类较早用其“主治血证及水病也”。经八味丸、芎归胶艾汤、三物黄芩汤临床应用证明,其对“小腹不仁,漏下,下血,四肢苦烦热”有较好疗效[5]。现代研究表明,干地黄有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增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这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其凉血止血功效,应该与猪蹄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赤芍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早期用芍药“主治结实而拘挛也。旁治腹痛、头痛、身体不仁、疼痛满腹、咳逆下利,肿脓”。经桂枝加芍药汤、积实芍药散、芍药甘草汤、小建中汤等多方验证,对上述各征都有较好疗效。现在证明赤芍有较强的活血化瘀通脉和保护肝、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此外,它能松驰骨骼肌,对缓解紧张、减轻疼痛发挥积极作用[6],牡丹皮又名牡丹根皮、丹皮或丹根,始载于《本经》,功效为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研究表明其具有增加巨噬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以及抗炎、止血、降血糖作用[7],赤芍和牡丹皮的这些作用,有些与前两味中药是协同的,有些作用是互补的。作者选用上述4种中药组方,其目的是升高血细胞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血环境,治愈这种疾病,且毒副作用极少。

2 猪蹄甲胶囊的粗制及临床资料

猪蹄甲的收集、处理见相关文献报道[1],将高压消毒后的干燥猪蹄甲置铁锅内文火炒黄,并将干地黄、赤芍和牡丹皮隐片以同样方式炒制,待凉后再将四味中药以前述比例混合,即猪蹄甲2份,其它中药各1份。混合好后经中药粉碎机粉碎,100目过筛,并送制药厂装入1号胶囊中,射线消毒。平均每粒胶囊含357±20mg。胶囊分装为100粒一瓶,密封后置阴凉干燥处保存待用,保质期暂定一年。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文章另发),我们进行了少量自愿者口服疗效观察。该病的诊断标准参照相关文献,且多为三甲以上医院诊断清楚的病人。病人每日口服三次,每次4片。治疗时间以月计算。其临床资料如下:病例共计17例,其中10~19岁1例,20~29岁8例,30~39岁6例,40~49岁2例,男性2例,女性15例。患病时间<1年4例,>1年≤2年10例,>2年≤3年1例,>5年≤6年1例,>10年1例。治疗时间1月2例,2月1例,3月11例,5月及6月各1例,大于8月1例。治疗后血小板升高幅度0~1万3例,1.1~2万1例,3.1~4万2例,5.1~6万3例。临床研究中未设其它药物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17例中,有16例治疗后的血小板总数超过了10万,仅有1例为9.2万,接近正常。说明此药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

典型病例:患者代××,男,现年18岁,2001年11月16日,因“全身皮肤出血点20余天”入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入院检查可见,全身有散在大小不等的瘀点和瘀斑,以及双下肢可见两个陈旧性血肿。血常规血小板计数7×109/L,其它血细胞计数及肝肾功能检查无特殊发现,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共住院5天,输注一个单位血小板,并用激素治疗。因经费原因出院后入住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继续进行激素等治疗,血小板计数恢复到115×109/L后出院,出院后继续缴素治疗。至2002年5月8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7.7×109/L,红细胞4.39×1012/L,血小板46×109/L。到我院门诊就诊,检查时,未见皮肤出血点,但激素引起的“满月脸”、“水牛肩”体型变化十分明显。随及给予猪蹄甲胶囊,每日三次,每次4粒,并在2月内逐渐停服强的松。2个月后血小板计数达194×109/L,其它数据全面正常,持续口服该胶囊约160瓶。目前停药约3年,复查血常规一切正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