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储备知识,写好楹联(10)适当使用文言虚词,增加楹联典雅魅力(4)助词

(2023-12-15 11:46:34)
储备知识,写好楹联(10)适当使用文言虚词,增加楹联典雅魅力(4)助词

  楹联从格律诗派生而来,格律诗成熟于唐代,属于文言文的范畴。因此在楹联创作中恰当的使用文言虚词是可以的,且恰到好处,则增加楹联的典雅,使其更有风采。

        1.结构助词

        (1)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之后,使单音节的词变为双音节的词,起协调音节的作用,如“久之”“顷之”等。

        (2)者,用在形容词、动词或短语之后,组词“者字结构”,“者字结构”具有名词性,常作主语或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人”“……的情况”等。

         2.语气助词

         (1)也,用于句末,常用来表示判断,翻译是在主语、谓语之间加一“是”字;还可以表示肯定、祈使、感叹、疑问等语气。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略带提示,一般不译。

         (2)者,经常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与提示作用。有时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句末,表示假设。

         (3)矣,用在句末,表示动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用于陈述句,表示某种动作或情况已经实现或将要实现;或虽然尚未实现,但又必将实现。用在祈使句句末,表示希望、请求、命令对方实现某种行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啦、啊”等。

        (4)焉,用于陈述句句末,加强语气,一般不译;若具有提示语气,可译为“了、呢”等。

        (5)耳(尔),用于陈述句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罢了”。

        (6)乎、邪(耶)、与(欤),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有时“乎”“欤”表示感叹的语气。可根据语境译为“吗、吧、呢、啊”等。

        (7)哉,用于句末,表示强烈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