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使用文言虚词,增强楹联典雅魅力(1)
代词
楹联从格律诗派生而来,格律诗成熟于唐代,属于文言文的范畴。因此在楹联创作中恰当的使用文言虚词是可以的,且恰到好处,则增加楹联的典雅,使其更有风采。
代词,可以代替词、短语(词组)、句子等,以避免词语重复,使语言精炼。代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1、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可以作主语、宾语和或定语。
第二人称:汝(女)、若、尔、而、乃。“而、乃”多作定语,其他可做主语、宾语和定语。
第三人称:之、其。“之”主要作宾语,也可作兼语。“其”主要作定语,有时在主谓短语(词组)中作主语。
文言文关于人称代词复数的表示方法,一般在人称代词后紧接“侪、辈、曹、属、等”来表示。
2、指示代词
近指:是、此、斯、兹、之、然。“之”一般作定语,“然”常作谓语,其他均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以上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这个”“这里”“这样”等。
远指:彼、夫、其。“夫”“其”一般只作定语,“彼”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文言中的远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样”等。
无定代词
“或”,相当现代汉语的“有人”“有的人”“有的”,多作主语。
“莫”,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没有人”“没有什么东西(事情、地方)”,只作主语。
3、疑问代词
“谁”,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孰”,用来问人,相当于“谁”;用来问物,相当于“什么”,多作主语,也可作宾语。
注意:“谁”可作定语,“孰”不能;“孰”可代指人以外的事物,“谁”不能。
“何”,所问范围最为普遍,以问事物为最常见,可以充当宾语(相当“哪儿”“什么”)、定语(相当“什么”“哪个”)、状语(相当于“为什么”“怎么”)、谓语(相当于“为什么”“什么原因”),但不充当主语。
“胡”“奚”“曷”,用法大致与“何”相当。
“安”“恶”“焉”,一般作状语,表示反问,相当“怎么”“哪里”;也可作宾语,相当“哪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