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伽也有淡季吗?”张公子好奇地瞪眼问。
“当然,南北差异也明显。北方室内都是暖气,练习上区别不大;可南方室内外都几乎一个样,你想在冰冷的环境下需要一些跳跃式的热身,才会感觉到些许的温度。但是,并非所有的瑜伽体式都持续地保持着身体的一定温度,这跟练习者的调息结合。所以,大多数的练习者觉得冬天的练习没能给他足够的热量或汗水,不如多吃点增加温度,多穿点保持适度。”不知不觉,发现自己说得有点多了。
“快过年了,估计饭局更多。”他似乎在自言自语。
“是的,请假的人明显增多,大家都估计不到自己什么时候能保证练习。”我说。
“你自己有没有发现自己的脸明显饱满了?”红不知什么时候在身后说了一句。“黑!我还以为没人注意呢?”我找到了兴奋的话题。“是睡出来的。”我补充了一句。
两个星期前,早课请假的人多了,停了。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这于我是何等的幸福!一直都不敢奢望。特别是小三放假了,晚上比起平常早睡了,早上起得比平时要晚。仅仅两个星期的时间,脸变圆满了,皮肤细腻了,原本的干性肤质一直是我所困扰的补水问题,却不攻而破。
睡,真的那么神奇吗?我不再怀疑。
之前,在好友L的QQ上见到这句话“你的样子,就是你的日子”时,还没有反应过来。现在,算是明了。
在很多人眼中的“瑜伽老师”是最神圣的,最敬仰的,最懂得“养”生的,甚至是最值得别人羡慕一份职业......诸如此类的标签多则见多。然而,因为这诸多的头冠,令许多的瑜伽老师困扰,强迫自己适应这些冠名,越来越迷失自己。
其实,“瑜伽老师”只是一个职业名称。真正做的还是当“瑜伽老师”这个本人。而不是去适应别人,强迫自己。有些老师,把当瑜伽老师当作是一份工作,以接的课多少来衡自己的价值,久而久之,身体的疲惫倦态,甚至营养与饮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课是一个状态,课后又是另一个状态,两者差异很大,自己也渐渐困惑;有些老师,把当瑜伽老师作为一种爱好,愿意奉献,甘于付出,时间越长,年份越醇,经风挡雨。有了选择性地上课,将精细的,将安全的,将观察的,更细致化,更多元化。我们恰恰就是需要这样的状态。
“你的样子”就是你目前的一种状态。瑜伽,给予我们学会放下,宽容,接纳与面对。这就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一种生活的理念。“你的日子”就是你在生活里的实现。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处事待人,反映出来的是什么样的回报。不仅仅是为了得到,而是在付出的过程好好享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