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bmiddle/62683c9bg938377ee4328&690
月底周末坊的筹备与招生接近收尾工作。
欣喜之余,些许慨叹。喜,参加人员、道具与场地安排一切顺利地进行;叹,抱望她/他能参与的却一如既往,一声不响。
也因此与数家瑜伽馆主茶聊之后,大家一并认为,教练被某两三家争斗的健身房炒作,普通的瑜伽老师也能拿到百元的课时费。有见及此,直接影响与加大了一些瑜伽馆的额外支出。普遍的瑜伽老师自我认为“无必要额外地支出一笔培训费就能持久地保持现有的课时费,一天多上几节,月入过万,何必多此一举?”
冷汗!
馆主YU刚接手三个月,但语尾带着啧叹:“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得做?还能做多久?”
馆主BIN经营了四年多,学员数量多达400人,可真正收益却苦味难咽。“真正坚持练习的人,十几个吧?说来你也不相信。”令我真的诧异!“那么多的学员到哪啦?”“有些一年才来两次,有些开了年卡又转次卡,转了次卡又要退卡......”“哦!......你居然能坚持了那么多年,还会坚持下去吗?”“嗯!只要能撑,我还是会做下去的。”
馆主CC美容与瑜伽结合来做,可客源两极分化。“做瑜伽的人很少做美容,做美容的人很懒做瑜伽”“反正这两年来也不亏,我也美容为主,瑜伽只是一种宣传,两者兼并才可以互补。”
最后,“瑜伽,到底还有没有市场?到底还能做多久?”成了我们共同的话题。
大家开始各执一持。
终结论据:
希望执教的老师思考几个问题:1、到底要传播什么样的瑜伽文化?
2、怎么样来定薪定时?
3、有否定期参与学习培训?
瑜伽文化,非私有化,资源是共享的。无论你的教学经验与理论知识多么的丰富,不断的提升与吸收前人的经验是有必要的。毕竟学员的认知也自然的在提升,有能力去判断老师的水平。
面对目前各种流派与风格的瑜伽,的确要会选择。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是适合教授学员的,如何引导?作为老师,个人的练习定义了你教学的思路,通过不断的身体感应所引发出来的理解,才能以最简单清晰的表达言辞。
只要正面地理解,我们传播的是一种健康的理念,一种生活的观念,一种做人的品道,一种行为的准则......总体而言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能读出它真正涵义的人,才是真正修为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