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对自己要求严谨,无论做人还是做事。
“先慎思而后行。”这是我的人生座右铭。从小到大,独立的个性成就了我稳健的处事态度。
遇上瑜伽,是一种缘份。从启蒙到今天,黯然概叹:这条路走得有点长!稍息片刻回眸间数数走过的脚印,印证着每一个解剖自己的历程。累积,满满一地。
今天,可以自信于学生面前,涛涛声势地用语调着重每一个体式的精确与安全,执着于气息与肌肉的和谐,关注学员的临场状态,纠正与辅助相遇。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每一个细节的要求。
细节,决定方向。从03年跟着感觉走的蕙兰瑜伽,的确带给我与学员们心灵静寂的深刻。接踵而来悠季的纯碎瑜伽,为我打开了另一扇心门,接纳开始走向延伸。然后,霎哈嘉瑜伽、阴瑜伽、体适能、普拉提、阿斯汤伽瑜伽、流瑜伽与艾扬格辅助瑜伽、理疗瑜伽、能量流......我似乎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吸了无数的氧分,于是,开始将装进来的阳光一片一片地梳理。开始,有了自己的东西。
细节,决定练习效果的关键。这也是我一直走过来的经验总结。练习,在于过程,并非一步到位。缺欠一点,正如断臂折腿。每一个体式,都是一个完美的整合的练习。可以,把它拆分成很多的步骤与调整。如下图:



单单是练习手指与脚指的配合,脚跟与脚指的角度,足够可以操上两节课。毕竟,每个人的理解和体会都会有大相敬庭。这取决于身体的敏感度与知识的消化度。
每走一步,慎而行之,必成大然。少说,多做,见真知。
学生们的成长,是最好的辩证依据。作为一名瑜伽老师的成就,取决于你如何发现学生的问题?能否解决学生的问题?并正确地指引TA们走向正途。(但,先决条件是你自己是否消化得足够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