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要说出来
(2022-04-05 09:02:38)分类: 英语学习 |
克拉申曾经说过:教说话的最好方法,也许是唯一的方法,便是给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输入信息。如果教师设计的交际内容缺少信息量的话,就会失去交际的意义。所以语言的输入尤为重要,没有语言的输入何来语言的输出?
首先,必须扩大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来源。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听说读写活动能力的关键时刻。语言不是抽象的工具,教师的任务是在不同的阶段都能把所学的内容变为真实的情景让学生操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其次,注重语言知识的联系与拓展,针对不同的主题循序渐进地提供大量的语言知识。如:通过听英语歌曲、英语童谣、英语广播、英语短剧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并能扩大英语词汇量。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他们所习得的语言,使他们的语言知识得以整合。
二、情景创设——为“说”提供舞台
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努力创造良好的语言情景,为学生搭建活动的舞台。
首先,设计的对话情景要符合学生心理。这样才能使学生从第一次接触到语言时就有一种新鲜感和浓厚的兴趣,符合他们的“口味”,培养他们想说的欲望,尝到说的乐趣。
其次,对话的场景要符合生活实际,贴近生活。越是生活化的对话,学生们越能容易理解和上口。
然后,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多方位地呈现情景。课件的灵活和运用,对学生有着更为强烈的感官刺激,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接着,教师的示范要清楚而正确,情景的表演要到位。语调委婉自然,接近生活,不矫揉造作,过分夸张。体态语言得当,表情适当,符合对话内容和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三、氛围营造——为“说”提供空间
培养小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还应注重方式方法。小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较小,对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有一定的限制。如果教师单方面地要求学生自由运用,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甚至于还会产生惧怕心理,从而影响他们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在起点阶段,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听音模仿他们的发音,观察他们的习惯,先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以后逐渐借助多媒体和视听的手段给学生大量的输入和大量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地习得。
要培养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靠课堂上的时间与英语老师的教是远远不够的。在校园内,可以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外语学习氛围。如:每天早上可进行简单的英语一百句的教学,中午休息时可放一些原版的英语儿童剧、卡通片;在低幼年级开展英语儿歌、歌曲、游戏的教学与竞赛,中高年级开展英语故事、童话剧、小品的演出。这样在课余时间也能使学生充分接触到英语、运用到英语。学校可以开设英语角、布置英语活动室,组织学生与老师进行交际,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大大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实用性。
英语要说出来,这样使学生对英语知识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起共鸣,如临其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前一篇:做一个阳光的教师
后一篇: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