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大都在十至十二岁,他们的心理特点是随意性,情绪性和持续记忆能力差,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可以记得相对牢固,否则就容易忘记。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学习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和学习的形式,例如,喜欢做游戏,喜欢玩等。直接结果对他们的学习动机影响很大,同样有成功感,所以被老师表扬是最大的成功。
一、
激发兴趣
要想让学生在上课时马上把注意力集中到正式的学习上来是很难做到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要使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转移到当前的学习内容上,授课的导入部分就很重要的。所以,在导入新课之前,教师应先设计一些轻松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较强的积极情绪,有效帮助学生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口动手,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当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听说训练中能积极参与,那在后面的正式授课中,学生就会有积极参与的倾向。因此,学生是否对开始的导入部分感兴趣,决定了后面的授课是否可以顺利进行下去,每堂课的前几分钟实际是学生的适应期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师设计课程所要注意的,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一说,那怕是说一个单词或一句短语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实现这一要求可以通过唱歌,游戏,表演,对话等活动实现。
唱歌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集体唱歌,可以避免部分学生因为害羞而不敢开口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和参与欲。
游戏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教师可以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通过游戏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让学生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找一找单词的“好朋友”,让学生给重新排队组成一个新单词,等等。这些活动比单纯让学生读单词有效的多。
二、
强化学习
正规的课程内容学习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持续“有意注意”只能达到15至20分钟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应利用该生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运用,通过眼看、耳闻、手摸去学习新知识,从而强化他们的记忆。
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处于入门阶段的英语学习上是有困难的,学生的听说能力需要培养,听说技巧需要指导,模仿能力需要训练。因此,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字母、单词、句子,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技巧。例如,听的时候不要立即跟读,要思考发音的方法;模仿时要注意音的长短、口形的变化、音的轻重;说的时候要注意语调的变化,说话时的精神状态,说话声音的高低。对学生学习效果来说,强化学生获得学习的能力,比直接教授课程内容更为有效。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影响着学生的以后学习表现,适时有度的表扬和奖励,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比较关心学习的直接结果。表扬学生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1)言语和体态表扬。言语表扬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表扬用言语进行肯定。如:Good!
Excellent!/You are clever./Good job./Well done./
等。体态表扬即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用体态语言进行肯定。比如,翘起大拇指表示称赞,鼓掌表示赞同,点头表示确认。(2)个别赞扬和集体表扬。(3)个别鼓励性表扬和集体鼓励性表扬。个别鼓励性表扬是指教师用物品奖励个别学生,比如,发小红花等。集体鼓励性表扬是指教师给予个别学生所在的集体某种奖励,比如,给小组加分,发给小组小奖品等。
三、
游戏调节
持续的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疲惫的情绪,要使他们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课堂活动应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之余有一定调节的自主活动,既让学生安静听讲,也要让学生适度放松,做一些动态的操练或游戏活动。并且,新的知识可以通过第三个环节得到操练和巩固。
教师可以设计参与面较广,竞争性较强的游戏,如击鼓传花,说悄悄话,快速抢答等等。通过游戏活动的进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奋和注意力,刺激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在设计游戏时候教师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注意课堂纪律的维持,要做到活而不乱;(2)要注意裁判的客观与公正,公平的游戏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欲;(3)要注意游戏的有效性。不能因游戏而游戏,游戏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从而深化和巩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
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授课形式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中找到乐趣,在玩中学到知识,让学生喜欢学习英语,这是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