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电影艺术有它自身的特性。有的电影打着艺术的旗号,却弄成了恶搞片;而有的电影全心全意在恶搞,一不留神成了艺术。
宁浩应该是中国最会“恶搞”的导演,他在全心全意的恶搞中藏着对光影艺术的不懈追求。电影没有类型的高下,没有题材的好坏,只有对生活了解的越透彻,作品才能够越真诚,越深入人心。譬如像同期上映的许鞍华导演的艺术片《黄金时代》,如果说这也算是一种艺术电影的话,那我只能说它仅仅从外表看上去很花哨,但是很难让人触摸到灵魂。
其实宁浩不仅会“恶搞”,他的西部片《无人区》和黑色幽默片《黄金大劫案》也是很不错的。坦白的说,宁浩在拍一些现代喜剧的时候更拿手,也更精彩。特别是他善于把一些看似很“烂俗”的题材拍得非常上档次。像他经典的“疯狂系列”以及这部《心花路放》。
http://s11/large/001NHXJPzy6MG8lZNfc5a
《心花路放》这部电影单纯从名字上来说就够“俗”的,要不是因为有宁浩、徐峥、黄渤这三个金字招牌,如果仅从电影营销的角度来说,这名字是“不合格”的。但是对于有些已经形成自己风格和稳定观众群的导演来说,他的名字就是电影的名字。
宁氏风格的形成,除了靠徐峥和黄渤这俩活宝,还有编剧岳小军和宁浩的妻子邢爱娜的功劳。这个风格相似的铁三角组合铸就了宁氏“恶搞”电影风格。宁浩的风格也影响到了徐峥,后期他监制、导演的电影很多也带有宁浩的风格特点。
返回来说说电影。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新颖。看似很普通的两个线索:线索一是两个中年男子,一个是用心专一的落魄歌手黄渤遭遇妻子劈腿,伤心欲绝,希望寻找新的爱情;另外一个是徐峥饰演的花心大萝卜制片人。两个好基友因此踏上了寻花问柳的旅程。
另外一个线索就是单身女孩袁泉在猎艳胜地大理遇到的各种糗事。
这两条线索不断推进,相互交叉,就在观众期待着黄渤和袁泉相遇的那一瞬间,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原来这两个故事发生在不同的时空,宁浩巧妙地利用了时空错乱的蒙太奇手法。
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一个是缘,一个是由。
电影中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各种爆笑的元素,再加上时髦的网络流行语,被宁浩导演浑然天成地捏合在了一起,配上徐峥、黄渤的表演看起来非常过瘾。
其中宁浩是一个特别会开发演员潜质的导演。先不说“疯狂系列”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龙套演员,在《心花路放》这部电影中,无论是周冬雨饰演的“杀马特”90后小妹还是马苏饰演的东北小姐都让人捧腹大笑、过目不忘。特别是周冬雨的“杀马特”女孩简直是亮瞎观众一双钛合金狗眼,彻底颠覆了周冬雨的清纯印象,也给周冬雨拓宽了新的戏路。
http://s7/large/001NHXJPzy6MG8mAVFka6
宁浩的电影还有一些特点,譬如喜欢用方言,喜欢用个性鲜明的非专业演员,爱拿广东人和东北人开涮,老喜欢在电影里把黄渤叫“耿浩”;最重要的是,宁浩还是一个悬疑大师,他这几部让人爆笑的电影里一直都是悬念迭起,让电影变得非常精彩。
宁浩在抖包袱的时候节奏感和爆发力也很到位,那寸劲儿有点马三立的感觉。另外宁浩的电影其镜头运用、色彩和画面设计都非常讲究,这一点要比冯小刚更有艺术范儿。
在喜剧电影方面,我觉得宁浩已经超越了冯小刚。冯导早期的那些贺岁剧确实让人感动,自从有了名气之后,冯导一心奔着高大上而去,但是缺少足够的底蕴,导致他后期的电影大都华而不实。
希望宁浩把这种风格继续下去,为我们奉献更多的爆笑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