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信的力量

(2022-04-26 10:41:14)
分类: 教研日志
   发现一些人,因为特别自信,所以做事特别流畅。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些活跃分子,有脑子活的,有情商高的,有家里富裕的,有善于交际的等等。这么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发下,自信的人,一般都混的不错。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自信,一是家庭环境。二是性格特征。三是学习成绩。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尤其在课堂上分享知识,交流想法。我有一个基点,总是想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的状态和点滴变化,会让我此起彼伏。说的明白一点、高大上一点,我的教学比较关注生活、关注体验,关注情感。我的教学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发现和成绩。阅读《教育的情调》,作者李树英教授,教育现象学时一门探究教育生活现象及其体验的学问。是人本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关注课堂的显性情况,更要关注其隐性方面;关注课堂内的情况,更关注课堂之外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教之“学”,更关注教之“育”;关注教师工作的技术层面,更关注教师的实践智慧,即教师的教育机制;关注现象学哲学的理论,更关注现象学方法在教育中的实践。优秀的教师有很多,专业知识丰富者有之,教学手段多元者有之,狠抓考试分数者有之,自以为是者有之。从教育现象学的角度看,我们要增强成年人对教育情境的敏感性,利于孩子成长。教育现象学,彰显教育中的人文情怀;恢复和增强对生活的敏感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