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处理表哥,不要总是被舆论赶着屁股走

(2012-09-22 09:41:25)
标签:

手机博客

杂谈

@评论员王攀 (河南商报评论员)
 8·26特大交通事故中笑场的“杨表哥”下台了。陕西省纪委21日表示,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依据有关纪律规定,经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经省委研究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18版)
 就在全国网友为陕西省财政厅有关杨达才工资不属于信息公开范围的答复而集体吐槽的时候,陕西省纪委撤销杨达才纪委委员和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的决定又为人们带来一丝希望:“搅热”全国舆论的杨表哥事件不会就此罢休。不过,对于这一由网友人肉搜索而扳倒官员的网络事件,我们在高兴之余还应该提醒相关部门需要反思一些东西。
 当网友深挖杨达才五块表、六块表、十块表、十一块表,甚至十三块表的时候,当地纪检部门就应该认识到这已经不是一起可以以静制动的公共事件了。甚至官方在这一事件中的动作稍微慢一点,哪怕是让外界觉得慢了一点,都会受到舆论的批评和指责。事实也即如此,在陕西省纪委8月30日表态介入杨达才事件之后,直到9月21日宣布撤职决定,已经有20多天时间没有发声了。而这中间除了网友继续对杨达才扒粪外,有大学生积极申请杨达才工资信息公开,也有媒体提醒“断头新闻”……这些加重了人们对陕西省有关方面在这一事件处理态度和行动上的不满。
 或许陕西省纪委在20多天前表态介入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调查,也或许因为调查涉及相关的保密措施而没有积极地向外界透露,但明显的一个问题是,陕西省有关部门在处理这一事件上违背了“四讲”原则。
 记得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一位曾经的新闻官员提到,应对突发事件,政府要做到四讲:及时讲、持续讲、反复讲、准确讲。陕西省纪委显然没有在这20多天的时间里持续讲、反复讲,甚至就是为保密考虑也可以告知公众正在进行调查,以此安抚公众的不满情绪——但连这一点都没有做。接下来,在撤职杨达才之后,陕西省纪委会不会仍旧像前20多天那样,冒一下泡就消失个把月呢?不知道。但吃一堑长一智,期待其能够通过前20多天的教训而有所改变。
 如果说官员违法违纪是对政府形象的第一次伤害,那么官方在如何处理违法违纪官员上,又有可能出现次生灾害。在杨达才事件上,陕西省财政厅历时15天、费纸费墨费特快专递给湖北大学生“无可奉告”的回复是因为处理方式不当(尽管符合程序和制度)所引发的形象二次受损;而陕西省纪委因为22天没有做到“四讲”,以至于引发舆论质疑和批评,也是对政府形象的二次伤害。而这些次生灾害,甚至比第一次影响还要大。
 通过杨达才事件,我们期待有关部门在处理类似事件上,应该积极一些。最低要求是,不要被舆论和公众赶着屁股走,一旦发现公众和舆论提供了线索,就要立刻启动调查程序并积极回应公众;最高要求是,通过网络反腐事件,有关部门要从中得到启示,比如为什么一些官员能够经得住官方的审查,而经不住公众的审查呢?况且官方审查是内部审查,相比舆论和公众的外围审查,更容易发现问题、发现线索。总之,通过杨达才事件这个标本,官方能够获得更多的反思和启示,才是更主要的;可以肯定的是,官场有很多“杨表哥”,网友能发现,官方更应该能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