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评论员王攀
评论员王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41
  • 关注人气:55,5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M2.5何以冰火两重天

(2011-11-18 13:28:44)
标签:

杂谈

 ■王攀(河南商报评论员)

  热心招来冷板凳。14日南京气象台官方微博“南京气象”公布PM2.5监测数据,民众叫好,官方不满。于是“南京气象”删除微博,并在16日解释只是气象预报员的“热心”,不代表官方,还对责任人追责。

  就这样,一件事情,在公众和官方两边竟是冰火两重天。

  据介绍,PM2.5是指大气中一种超细颗粒物,直径不及头发丝1/20;但它虽然小,却被称为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附着的“公共汽车”。如今,这个“公共汽车”又承载了不该承载的东西——从热心到冷板凳的鸿沟。

  新华社的报道说,我们现在只测PM10,也就是只测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而不测小于等于2.5微米的。专家称,假如以PM2.5为标准,那么80%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合格。其实我们也测PM2.5,据说只供研究,不对外公布。

  不明白有什么可“研究”的。难道是为了发明监测设备?那没必要,国际上有现成的,买来就是。难道是为了研究是否对人体有害?也没必要,国际上早已证明对人体有害,中国人不是超人。

  那官方秘而不宣、一直“研究”的目的只有一个,怕公布了,空气质量不达标,面子上不好看,甚至引发老百姓恐慌,所以“不可使民知之”。

  别把公众当无知,认为他们遇事恐慌,只会添乱,那是“驭民”之术。公众是理性的,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他们反而会跟政府一道,合力把事情解决好。非典就是一个例子。

  但很多时候,吃一堑不能长一智,甚至吃很多“堑”也长不了“一智”。遇事总是捂着、瞒着,可终有捂不住、瞒不住的时候,尤其是现在信息这么发达。

  再说,PM2.5数值高,原本就有公众的责任,把真相告诉他们,他们也会配合,比如少开车等,为降低污染做贡献。

  可现在,因为PM2.5监测数据公布与否,一个“细微颗粒物”搞成了一个“大问题”。从“热心”到“冷板凳”,政府和公众之间冰火两重天的距离,竟然不及头发丝的1/20,这叫人情何以堪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