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舱门后30分钟须起飞”误读的启示

(2011-08-17 13:44:38)
标签:

杂谈

反思这两起辟谣,启示有二:一、官方辟谣要讲速度,同时要反思深层次原因;二、自媒体时代,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报道和跟进新闻更需专业精神。

王攀

  雷雨季节频繁出现的航班延误中,关舱门后长时间等待成为旅客投诉的焦点。15日,记者从民航部门获悉,网上流传的“关舱门后30分钟须起飞”的新规纯属误读,只能在天气和空中管制状态正常的情况下才可能。(8月16日《北京日报》)

  就在民众为国税总局新的个税计算办法纷纷叫好的时候,国税总局出来辟谣了,说文件是伪造的;就在民众为“关舱门后30分钟须起飞”的新规纷纷称赞的时候,民航总局也出来辟谣了,说纯属误读。面对媒体上的部委消息,公众还真有点迷茫。

  反思这两起辟谣,启示有二:一、官方辟谣要讲速度,同时要反思深层次原因;二、自媒体时代,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报道和跟进新闻更需专业精神。

  这两则新闻之所以影响大,在于辟谣不及时。国税总局的造假公文11日出现在网络上,13日《广州日报》报道,同一天新华网、央视跟进,14日国内媒体更是铺天盖地报道,而国税总局的辟谣是在15日。民航总局被误读的新规是新华社记者13日的采访,15日网络媒体铺天盖地报道,而民航总局不在当天通过更快捷手段辟谣,以至于让误读在16日发酵。

  除了反思辟谣的速度,两部门还需要正视谣言和误读的土壤。眼下的个税计算办法存在不公,这是造假公文之所以能忽悠民众的根本原因。而航班晚点一直是顽疾,几乎成了常态,社会对此意见很大。所以,两部门应该用制度化的方式回应、解决民众的这些诉求。

  事实上,这还跟媒体误读有关。“关舱门后30分钟须起飞”这样的新规基本不靠谱。一方面,天气、空中管制不是航空公司所能左右的,另一方面,单从词义来看,把“关舱门”和“30分钟”作为“起飞”的前提,而且还“必须”,这明显有悖航空安全规则。所以,除了新规迎合了民意,媒体缺乏专业精神也是一个因素。就连国税总局造假公文的报道也是如此。虽然造假公文骗过了一些专家,但这不是媒体缺乏专业精神的理由。

  网络的发达,已经到了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但自媒体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受道德约束和专业约束太少,或因道德问题造假,或因专业所限误报。面对自媒体的信息,传统媒体如何跟进,就需要慎重,不仅需要对信息源严格把关,更需要用专业精神审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