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旦交大对掐到底伤害了谁

(2011-07-04 11:40:48)
标签:

杂谈

中国很多大学有些人格分裂,一方面对高考似乎有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抱怨,另一方面对高考高分学生又趋之若鹜。原先被他们批判的高考,成了衡量生源优质与否的标准。大学把高分学生培养成人才不是本事,把不是高分的学生培养成人才才是本事;而那些把高分学生培养成庸才更是彻底的糟糕。

王攀

 高校生源大战硝烟弥漫,愈演愈烈。继前日复旦大学招生办发表措辞严厉的 《关于部分省市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严正声明》后,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通过其官方微博上进行回应,称“本校招生老师无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师通知考生取消其与他校所签协议,对一切捏造事实、诋毁我校的行为,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见今日早报20版)

  在各自的声明中,复旦和上海交大好像都是受害者。上海交大说,“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复旦也说,“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复旦堂堂一所文科院校,连“权力”和“权利”都分不清,还自诩是人文优势。到底上海交大有没有冒充复旦的名义要求考生改志愿,眼下不得而知。但复旦和上海交大,在生源竞争上处处显出恶意。

  复旦一个负责招生的老师说,“有考生就告诉我,他们(上海交大)告诉考生,复旦是所文科院校,你们理科生去那里读什么?”而面对“那您会跟考生讲两所学校的优劣势吗”的提问,他坦承:“我也告诉考生,上海交大是工科见长的院校,我也会提醒他们,如果你读制造类的专业,在大城市里会很难驻足。”区别是,他认为上海交大说谎,而他是说实话。

  不难理解,这是一对学校的恶意对掐。就像两个人争吵,先是说理,接着激动,然后恶言,到最后打了起来。骗考生修改志愿,不过是这种恶意对掐的升级而已。

  可被他们争来争去的考生,面对他们的宣传和对掐,志愿谈何自愿?考生们的自主选择权在他们各自“王婆卖瓜”的广告中,在“同行是冤家”的相互诋毁中,迷失了方向;甚至连考生家长都不厌其烦。面对游说,一考生的父亲说:“我不是快崩溃,而是已经崩溃!”可两所大学反而摆出一副“受害者”、“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委屈状。

  中国很多大学有些人格分裂,一方面对高考似乎有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抱怨,另一方面对高考高分学生又趋之若鹜。原先被他们批判的高考,成了衡量生源优质与否的标准。大学把高分学生培养成人才不是本事,把不是高分的学生培养成人才才是本事;而那些把高分学生培养成庸才更是彻底的糟糕。7月3日楚天金报报道说,一对硕博夫妻把“同房”当成同睡一床,结婚三年不孕。大夫问夫妻生活,这对“单纯”的夫妻原来根本就没有过性生活。按照复旦和上海交大的高分标准,这对夫妻绝对是优质生源,可他们也是硕博二字的笑料。

  今年教育部要求各地不公开高考分数,以防社会对高考状元追捧从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但现在看,真正有状元情结、高分癖好的则是广大的高校。他们不仅可以比较方便地获取高分排名,而且他们的举动也加剧了高分癖好。这些高校为了争夺高分生源,不仅白热化竞争,甚至各种伎俩都使了出来,大学精神在他们这样恶意的对掐中荡然无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