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王攀
武汉公安局交管局日前通告,将于年底取消有奖举报交通违章。该举措实施半年来,警方付出了200万元奖金,但全市的交通违章量却没有下降,司机交通违章次数仍在逐月上升。(10月7日《华西都市报》)
这则新闻一下子把人们对“交通违章有奖举报”的注意力引到了200万元奖金、600多名拍客、50多名拍客获奖过万,以及交通违章量没有下降、司机交通违章次数逐月上升上,得出的结论是“交通违章有奖举报”不仅功利,也没有实效,于是取消这一措施也就顺理成章了。
可真的如此吗?未必。“交通违章有奖举报”的制度原理是,在警力不足、监控设施有限的情况下,以奖金的方式鼓励人们协助治理交通,这原本就是一项功利性措施;由此催生专门抓拍交通违章的拍客也在情理之中。事实上,如果大家都不响应,那才是这一管理措施的悲哀。有人因此成职业拍客,有什么不妥呢?为何允许交管部门有功利性的措施,就不允许职业拍客有功利性的行为呢?而且这种功利,也是为了公共利益——维护交通秩序。
都希望有一项措施都能够一劳永逸解决交通违章现象,可事实上在目前并没有药到病除的良方,所以才有“交通违章有奖举报”这样的措施。可以肯定的是,如同其他措施一样,指望“交通违章有奖举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也不现实。但因此将交通违章量没有下降、司机交通违章次数逐月上升归因于“交通违章有奖举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交通违章增多,跟汽车保有量增加、汽车出行方式增多等多种因素有关,但绝不会因为“有奖举报”帮了倒忙。
那么武汉“交通违章有奖举报”黯然离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不太清楚。武汉只公布了有奖举报线索条数,以及有效线索、支出奖金等,而没有公布这些线索在确认后,是否做到了“违法必究”,这些违章被执行了多少罚款等关键问题。当然,不能说这200万奖金支出让武汉交管局感到“入不敷出”才是取消这一措施的原因,但目前从公开的消息看,催生专业拍客、交通违章量上升并不具有说服力,而我们也无法得到一个科学的解释。
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应当经过充分的论证,一项公共政策的废止也应当经过充分的论证。但“交通违章有奖举报”的出台和废止,基本上都是相关部门自家的事儿,对于公众仅仅是告知一下,甚至连告知的理由也经不起推敲。当然,武汉交管部门可以说这只是按规定废止,因为这一措施的推行截止时间就是年底。但问题是,“交通违章有奖举报”究竟是不是一个合适的管理方式仍是模棱两可。因为模棱两可,就会有其他的城市去模仿,然后再废止。
据说,武汉是推行“交通违章有奖举报”然后又废止的第三个城市,前两个城市分别是广州和深圳。广州和深圳废止这项措施的原因也是不得而知。试想,如果广州、深圳这两座城市有着科学的解释,武汉还会步其后尘吗?反过来说,如果武汉不给出科学的解释,那么还将会有其他城市跟着玩草率出台、草率废止的游戏。
http://news.163.com/10/1007/03/6IC6301S0001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