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王攀
28日,有个工商执法的新闻,说长沙一个黑猪油加工点,两个月销售20吨黑猪油,其中三分之一销往当地学校餐厅、食堂。此黑作坊最终被查处,缘于记者历时半个月的化妆调查,蹲点暗访,在掌握确凿证据后,举报给当地工商部门,被工商执法人员一举捣毁,大获全胜(4月28日《潇湘晨报》)!
29日,又有一个工商执法大快人心的新闻,说河南鹤壁市一位72岁的老太太,因为外孙沉溺黑网吧,化装成收垃圾的,历时一个多月走尽鹤壁市20多条大街小巷,终于画出6个黑网吧的地图。老太太目不识丁,用“王八”标注黑网吧,用诸如“松树”和“山形”表示“嵩山路”这样的办法,将绘制的黑网吧地图交给当地工商执法部门,执法人员“按图索骥”,一举捣毁6个黑网吧,大获全胜(4月29日《大河报》)。
这些新闻,大快人心。只是,在为那些化妆蹲点的媒体记者、目不识丁的老太太,以及社会上众多不为个人利益,甚至为了公共利益而不惜冒着个人风险的人士感到骄傲的同时,在为工商执法部门最终查处无良商人,以及其他执法部门坐等民众查证而成功办案感到欣慰的同时,一个屡屡出现的疑问又让人如鲠在喉:
为什么我们的市民在发现黑猪油作坊的时候,在发现黑网吧的时候,不是直接告知执法部门,让执法部门去调查,而是报告给媒体记者,或者不惜古稀之年调查暗访?为什么我们的执法部门不能像媒体记者、七旬老人那样,为了调查黑作坊、黑网吧,不惜深夜蹲点守候、化妆成收垃圾的,去深入虎穴?
媒体记者、七旬老人,面对黑作坊、黑网吧,他们并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冒着个人危险去调查暗访,对于他们来讲,仅仅是一种正义、良心驱使。但对于工商部门,对于执法人员,甚至对于一切政府监管部门来讲,查处危及公共利益的人和事,不仅是职责要求,也是身为政府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的一个基本良知,换句话说,是他们天经地义的行为。但现实往往吊诡,民众只凭一颗正义之心,就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而那些原本是职责所赋的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却往往落后于这些普通公民的发现。
也正是因为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的不积极主动,一些人一旦发现问题,宁愿举报给媒体记者,宁愿自己深入虎穴,也不愿意先告知执法部门。因为,他们知道,执法部门的例行检查往往很难发现问题。而执法部门之所以无法发现问题,跟普通公民走到执法人员前面的原因一样,是没有积极主动办案。对于他们来讲,多查一起案子,和少查一起案子,不会影响收入,也不会影响升迁。
面对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面对屡禁不止的黑网吧,面对执法部门、执法人员不断强调的所谓的各种困难,长沙调查黑猪油加工点的媒体记者,鹤壁调查黑网吧的目不识丁的七旬老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积极主动,才是根治问题的关键。这些只凭着良心,没有任何办案训练,没有任何便利条件的普通公民,是各地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学习的榜样。当我们的执法部门、执法人员都能像调查黑猪油作坊、黑网吧的媒体记者、七旬老人那样,还怕各项监管工作做不好吗?他们,是执法部门学习的好榜样。
http://news.sina.com.cn/s/2010-04-29/071820174461.shtml
http://news.163.com/10/0428/10/65BPJPLB00014A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