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迁《北游路自序》
(2025-05-16 19:33:59)
标签:
历史文化 |
谈迁(1594-1658),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创作了史书《国榷》。他的作品还有《枣林杂俎》《北游录》《枣林集》。
談子曰。余於北游而重有感也。記壯歲癸亥(明朝天启三年,1623)。客檇李(浙江
嘉兴古称)。夢北游。陸走山東。經涂之西里許。有宅數椽。入之。意若故居。似夙生善田。年二十七而夭。眷屬並在。寤而大異之。因歎根器薄劣。今安得踰量而躐進之哉。
丙寅(1626年,在燕京)客吾邑徐氏。與道力連席(同乡好友徐道力)。又夢座上同杜子美、王百穀(明末文学家王穉登)。嘗聞百穀貌寢(貌丑)。時見其偉岸。私疑之。且以語道力。道力方年少佻達。遽曰。果如兆。使汝文而不貴。予猶腸肥腦滿。直胡盧其說。自後終坎壈(坎坷)。求作魚蠹無他望。陽城張藐山先生(明末思想家文学家)。一見白下(今南京)。曰。子大類北人。夫生於南而性於北。在他人當受傖荒之慍(被人嫌弃)。余獨幸先生真知我者。於癸亥之夢頗合。
今癸巳(清顺治十年,1653)來燕。再改歲矣(由明入清,改朝换代)。才不堪僕事子美、百穀。而託身草堂。給札東閣。髣髴近之。往日飢燹。視天寶、貞元何如也。嘗避鄉寇。幸脫虎口。百穀詠紫牡丹。受知袁文榮起名。余無似。得一當長安。幸矣。斥鷃大鵬一也(庄子将大鹏与斥鷃两个形体悬殊的飞鸟进行对比)。游何擇焉。藍關微於昌黎。馬耳闕於元珍。到海驗於平叔。藤陰感於少游。懸契在前。合符在後。英流上哲。往往如此。以余之瞽眊。而非意所及。恍牖於三十年之上。人生出處。豈偶然哉。豈偶然哉。故余於北游而重有感也。
谈迁《北游路自序》
附:谈迁《题徐道力壁上墨梅》
狞龙蜿蜒几千尺,下挟风雷喷四壁。
天公激怒醒长梦,左耳割入华阳洞。
怨血流腥涌墨云,枯鳞脱尽三江冻。
苍髯笔笔皴莓苔,寒冰尽裂横飞来。
长风万里吹不落,羌笛关山易萧索。
前一篇:高珩为毕自严《石隐园藏稿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