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初名龙门禅院。北宋开宝年间(969976年)因寺院倒塌而重建,北宋淳化二年(991)改为今名,历代皆有增建与修葺的记录。【本图来自百度】
图为淳化寺院内县令李晏的诗文石碣
这块刻有诗文的石碣就嵌在北墙根部,长120厘米,高48厘米,碑面用框线分割成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右侧较小的框内是修葺淳化寺法堂的缘由,左侧较大的框内就是县令李晏所作并书写的两首诗文,其行楷书法龙飞凤舞,颇有功力,与诗文内容遥相呼应,潇洒。颜山弱柳根据上图文字辨识,并标点录入这两首诗文如下:
一,《游龙门山寺,宋家庄阻雨,凌晨至羊羔喜晴,书路中即事》
闻说龙门好,鞭羸岂惮行。
岩高飞鸟倦,路转好峰迎。
溪石那知数,山花不得名。
春风如有意,为我作新晴。
大定己丑三月晦日县令李晏致美题。
【注】1,龙门:即龙门禅院。北宋淳化二年(991 )改为:淳化寺。
2,鞭羸,比喻骑着瘦马。3,新晴:宋家庄阻雨,凌晨至羊羔喜晴。
4,大定己丑:金大定九年(1169)。
二,《游龙门回,投宿淳化寺》
精蓝三日饱溪毛,俗累纷纷觉可逃。
探水寻源通月冷,披榛得路接云高。
山围故垒怀前古,河转孤岩激怒涛。
回首烟霞应笑我,人间官职信徒劳。
大定己丑孟夏改朔, 县令李晏致美题。
【注】1,游龙门回,投宿淳化寺。金代淳化寺为龙门禅院的下院。
2,精蓝:僧舍。3,溪毛:溪边野菜。4,俗累:世俗的牵累。
5,披榛:披荆斩棘,开创人生新的历程。
6,河转孤岩激怒涛,:以漳河怒涛,比喻心中波澜。
7,烟霞:自然景物。8,人间官职信徒劳:诗人有退隐之意。
李晏(1123-1197),字致美,自号游仙野人,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金代官吏、文学家、诗人。
李晏少师同乡武举诗人晁会。皇统六年(1146年),经义进士及第,历仕临汾丞、隰[xí]州蒲县令、辽阳府推官、中牟令、尚书省令史、卫州防御判官、应奉翰林文字、太常博士、保德知州、秘书少监兼礼部郎中、西京副留守、翰林直学士兼太常少卿、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侍讲学士兼御史中丞、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昭义军节度使等职。李晏为官清正廉能,得到太师张浩的赞誉。大定十二年(1172年),曾出使高丽,为读册官。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十一月,又为贺宋正旦副使。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金世宗病危,命其宿于宫中,撰写诏册。金章宗继位后,李晏屡乞致仕,皆不应许,直到明昌六年(1195年)才得致仕归老。承安二年(1197年),李晏卒。李晏擅长作文,著有《游仙野人集》,今已不传。《中州集》卷二存录其诗七首,郭元釪编《全金诗》卷二十四增补五首。薛瑞兆、郭明志编篡《全金诗》卷二十九收录其诗十一首。《中州乐府》存录其词四首,《全金元词》亦据此收其词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