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潘耒万州金星岩石砚铭
释文及注解:
割乘龙耳,截孤云角。去其雕琢,完此幽璞。
退谷老人(孙承泽题)【朱锡鬯隶书】
砚为旧雨所遗,喜其形古怪,留为枕秘。
康熙壬戌(康熙二十一年,1682)与禾郡朱锡鬯(朱彝尊)、李武曾(李良年)同寓都门。孙少宰(孙承泽)过而赏之。此(重庆)万州金星岩石,过端溪远甚,既请少宰铭之,朱锡鬯隶焉。
吴江潘耒
砚铭涉及的人物:
一、潘耒(1646~1708),字次耕,一字稼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室名遂初堂、大雅堂,吴江(今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集》《文集》《别集》等。
二、孙承泽(1592—1676),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人。明崇祯进士,官给事中。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富收藏,精鉴书画。著有《庚子销夏记》八卷,为其所藏书画的著录书。此书所录以题跋为详,间有议论与考证,鉴裁精审,评论独到,为学者所重。另有《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等多种著述传世。
三、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清初浙西词派创始人,论词推崇姜夔、张炎。诗与王士祯齐名,有“南朱北王”之称。有《曝书亭集》。
四、李良年(1635-1694),武曾,号秋锦,浙江秀水人,李绳远之弟。诸生。少有隽才,与兄绳远弟符齐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并称“朱、李”。良年又与彝尊、王翊、周筼、缪泳、沈进等集里中为诗课。往来南北,游踪遍天下。后至京师,举试“博举鸿儒”科,不遇。徐乾学开志局于洞庭西山,聘主分修。良年工诗词;为古文尤长于议论,长洲汪琬颇推许之。著有《秋锦山房集》二十二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