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末清初刘馀祐《行书山游诗》

(2022-07-20 15:32:41)
标签:

明清诗文录

明末清初刘馀祐《行书山游诗》

题识:
       西山路尘,心便觉清闲。云添远嶂深树隐,客是林中契,天当雨后晴。烟霞无尽处,逐流莺。
       山游之一,拟巽甫老亲翁政,刘馀祐。 
       钤印:刘馀祐印、玉孺 

说明:
       上款人朱诰(明末清初),字巽甫,一字清冷,河南南阳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万历十八年(1590)自东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移任邢台县知县,任职期间,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兴修水利,挖井掘泉、修葺城池、建仓修学,整修邢西明 长城,创修《邢台县志》,为后人修志提供了可靠翔实的资料。被誉为“召杜父母”。万历二十三年(1592)因“考功卓異报升”,调京任职。 

      刘馀祐(?-1653),字申徵,一字中徽,号玉吾、玉孺,燕香居士,室名燕香斋。顺天宛平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曾任嘉兴、登封、河内县知县。后历官刑部主事、刑部郎中、平阳府知府。崇祯朝,历官河南副使、陕西副使、分守河南道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应天府尹,工部侍郎、兵部左侍郎等职。明亡,附李自成,清军入关,又降清,仍授原官。顺治五年(1648)任兵部尚书,顺治六年(1649)加太子太保。顺治八年(1651)改任刑部尚书,加少保。顺治九年(1652)转户部尚书。顺治十年再主刑部时受贿,被革职杖徙,不久死去,有《燕香斋文集》行世。
       
       通览此作,笔力劲挺,刚柔相济,笔法简洁秀逸,极富书卷气息,境界明净,弥足珍贵。

       原载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瓯江草堂藏明清绫本书法专场:明末清初刘馀祐 行书山游诗 立轴
       尺寸 184.9×47.7cm
       估价 250,000-500,000

       刘馀祐长子刘芳躅,字增美,号锺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授编修。十六年(1659),迁侍讲,旋升内宏文院侍读学士。康熙五年(1666),充任《明史》纂修官,迁内秘书院学士。六年(1667),充任会试副考官,又任《世祖实录》副总裁。
       康熙七年(1668),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出任山东巡抚。在济南巡抚大院(今泉城路珍珠泉大院)出土“濋泉”。
       康熙十二年(1673),奉命考察各省督抚,部议芳躅才力不及,降二级调用。遂辞归乡里,择地居于易水河畔,与弟芳喆往来大房诸山中,以诗酒相娱乐。不久去世。著《留云山房集》。

       刘馀祐次子刘芳喆,字宜人,别号拙翁。顺治十年(1653)中进士,任庶吉士,改编修。后迁国子监司业。能以践履倡率后学,人望所归。康熙二十四年(1685),乞休归里,筑草亭于石桥村,教学其中,赈恤孤寒,奖掖后进,颇受乡人爱戴。四十二年(1703),康熙帝南巡过涿州,芳哲跪道左拜谒,康熙帝召对嘉奖,诏复原官,芳哲辞不再出。后逝于故里。著有《拙翁集》、《拙翁庸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