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秘鲁的的喀喀湖普诺 |
2014年1月20-22日我和老伴游览秘鲁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 和普诺
我和老伴从库斯科来到普诺,一是为游览的的喀喀湖,二是与两对北京小夫妻相约见面。
秘鲁的长途汽车竞争激烈,临近发车都会大降价。我们7点到车站买8点的车票,原价40索尔,Tour
Peru公司开口只要20,最后讨到了15索尔。很好的双层巴士上,一共才10来个乘客。
到普诺车程约7个多小时,一路风景极佳。
我们在古巴特立尼达相遇相识了2对北京小夫妻,在古巴曾一起品尝便宜得难以置信的龙虾大餐,此情此景还历历在目。分手1个半月后碰巧又在普诺相见,真是非常开心。过几天我们还将在阿雷基帕再次见面,并一起探秘世界第二深的科尔卡大峡谷谷底。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湖面海拔3821米(拉萨3650米),被称为“高原明珠”。湖泊面积大约为8300平方千米,是南美洲第三大湖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船可通航的适航湖。
据说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很多湖泊,如青海湖、纳木错、色林错、羊卓雍措等因为只有流入的水,没有流出的水,盐分积累就形成咸水湖,纳木错是世界上最高的咸水湖。
而的的喀喀湖四周虽然有多数河流都流入湖泊,但东南方向德萨瓜德罗河(Desaguadero)从的的喀喀湖流出,把盐分带出湖泊,使得湖水保持淡水。湖水平均温度13度,具有“海拔高而不冻,处于内陆而不咸”的特征。
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印第安人心目中的“圣湖”。原住民们相信,3000
多年前,印加王朝的两位缔造者芒科•卡帕克(Manco Capac)和玛玛•奥柳(Mama
Ocllo),被太阳神派到地球时的着陆点就是的的喀喀湖,并且太阳和天空星辰的神祉也来自湖底。有意思的是,在科阿岛和帕利亚拉岛之间的湖底,考古还真发现了一座水下古城遗迹,包括隧道、洞穴以及经过雕刻的墙壁等。
我和老伴22日游览的的喀喀湖,8点出发,游览乌鲁斯漂浮岛 Uros和塔基利岛Isla
Taquile两岛,每人25索尔。船上各国游客10来人,另有10多个当地人是摆渡回家的,随身带不少东西。我们在马丘比丘曾遇到两个法国人,在的的喀喀湖又再次相遇,同船游览。
9点多到乌鲁斯漂浮岛(Uros),漂浮岛是乌鲁-艾马拉族的印第安原住民,世代用一种名为Totora
的芦苇和香蒲,编织成他们居住的岛和房屋等。几十个这样的人工岛,漂浮在的的喀喀湖中,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午游览的塔基利岛(Taquile),风景绝佳。不到12点半上岛,3点离开。最累的是一上岛就爬山,湖面海拔就比拉萨还高,还要从海拔3800多米爬到山顶4200米,高反显现,气喘吁吁,有点上气不接下气。退路也没有了,因为游艇一放下我们就开走,到小岛另一端等着接我们,一位法国背包客干脆就在岛上住一晚了。我们只有一条路,上山下山,终于来到码头,胜利了!
上午还有小雨,下午放晴。蓝天、白云、湛蓝的湖水,美得醉人!
的的喀喀湖畔的城市普诺,是南部边境省省府,海拔3826米。
普诺在安第斯高原地区的原住民克丘亚人和艾马拉人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更是体现了前印加时代、印加文化、西班牙殖民文化多种文化的交织。被认为是除库斯科和利马外,秘鲁的“第三个首都”——“民俗文化之都”。
城市中心是武器广场,普诺大教堂位于武器广场西侧,是普诺市中心的焦点与历史风景。这座 18
世纪的巴洛克式教堂精致的外观,比其简朴宽敞的内部更令人印象深刻!
武器广场四周有省政府、法院等极富特色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