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和反思 1.《感受双符号键》
(2015-05-11 10:29:16)
标签:
育儿学生符号字母字符 |
分类: 12.公开课教案、评课、反思( |
《感受双符号键》
傅敏艳
教学内容:本课是浙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7课《感受双符号键》。
教学目标:1、知道shift功能键的作用。
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字母键的指法
教学难点:上档键的使用方法。
教具:课件。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下排键,同学们回忆一下,是哪些字母?
生回答:Z X C V B N M , . /
师:是啊,这10个键都是用灵活的我们的十指来完成的。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报一个字母,同学们找到这个字母,看看自己都对了没有?
(学生很喜欢这个环节,我报出一个字母,他们用相应的手指按一下这个字母键,然后再增开眼睛看一看。我一般报5-8个字母。)
(目的:在同学练习的过程中就开始潜意识的开始盲打,在练习打字的过程中就知道,要把每个字母用哪个手指打的记住。)
二、上档字符的输入
1、认识双符号键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的很不错哦!
师:有一位同学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来帮他看一看:我想输入一个“^_^”符号表情,却出现“6_6”,这是为什么?
师:已经有同学发现了6和^的关系,还有谁知道了?
师:当你认识了“双符号键”的奥秘后,你的心情就会“^_^”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双符号键。(板书:认识双符号键)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键盘,双符号键在哪儿呢?
生:有两个字符的键就是双符号键。
师:看,很多人找到了!它们在这里。键盘上一共有多少个双符号键呢?请你数一数。
生:21个。
2、引出“shift”键
师:怎样才能输入上档字符呢?如果我要输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呢?
生:用“shift”键。
师:对,要借助“shift”键。
师:有谁用火眼金睛找到“shift”键了?键盘上有几个“shift”键?
师:其实电脑可聪明了,我们只要先按住“shift”键不要放,再按下“2”键,就可以出现“@”了。
师:下面请大家试一试,输入以下字符。
任务一:试一试
打开“写字板”,输入下面这些字符:
!
三、练习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输入上档字符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个。
师:在网络上,人们经常用字母和符号的组合来表达心情。这些符号都代表了什么意义呢?
生:……
师:那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输出这些生动的表情符号?
任务二:练一练
1、在“写字板”中输入下面的字符图案:
(=^^=)
2、自己运用各种字符来设计字符图案。
反馈: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生:……
五、反思:
《感受双符号键》评课稿
本课的教学内容虽然不难,其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易达到和完成,而三维目标中的价值情感目标却是比较难达到和难以用量化标准去权衡,但是傅老师的课堂让我看到了学生思维的迸发、感受到了学生收获的快乐。如果一堂课在不同层次上从三个维度达到了教学目标,可以说这样的课堂不仅成功而且分外精彩,经得起推敲,值得揣摩和学习。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说课堂的亮点和精彩之处:
1、从教材处理方面说:教材处理灵活、准确,突破教学难点。
3、从学习效果方面说:学生求知欲浓厚,学生展示环节惊喜不断。
如何评价堂课,其关键是看学生。在傅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发自内心地想去学习,在任务的驱动下去解决问题,完成了新知的建构。无论是在导入环节还是教授新知环节,傅老师向学生的提问和追问,让我们欣赏到了三年级学生的智慧。特别是在最后作品的展示环节,有很多孩子都高高地举起了小手,其中一位小朋友展示了自己设计的伤心的表情。
但是在某些环节处理上还把握的不到位:(1)缺乏板书:在新授阶段,教师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演示操作边讲解,由于知识点较多,学生难以马上消化,建议教师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板书,对课堂重难点知识进行小结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和掌握知识。(2)对学生的点评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学生的回答说明了他发现了什么,摸索到什么,但是这往往带有错误性,这时候教师的讲解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