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的面积》评课——上学期
(2012-06-22 05:53:54)
标签:
宋体推导黑体教学目标圆环的面积 |
分类: 12.公开课教案、评课、反思( |
黄蓓蕾老师给我们展现的是一节朴实无华但具有一定教学效果的课。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黄老师在教学中紧扣教学目标,通过认识圆环,了解圆环的特征——画圆环——推导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应用,循序渐进,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使教学重点得到了解决,突破了教学难点——圆环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主线清晰,流畅自然,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重视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但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黄老师先让学生看一看一个大圆当中的小圆可以拿出来,那剩下的图形的面积也就是圆环的面积要怎么来求呢?学生通过图形能够直观的推出圆环的面积就应该用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从而来推导出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在下面计算圆环的面积。再引导学生交流、验证自己的推导想法,师生共同倾听判断学生的汇报圆环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看看他们的推导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使学生们经历实验操作、总结验证的学习过程。这样有序的学习,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求生活中的圆环形的物体的面积激发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热情,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更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求出圆环面积能比较圆环面积的大小,求光盘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求圆形环岛的草地面积,都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回归到了生活中。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黄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黄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