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教案40中李志远

标签:
教育 |
复习课《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李志远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入手,通过实例,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使学生经历对几何体的研究的数学活动过程,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特征和性质,在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实例,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使学生经历对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与角的研究的数学活动过程,通过动手画图、线段的大小比较及角的度量、比较与运算等活动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些图形的一些简单性质,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体验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经历相关内容的归纳、总结,巩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了解图形的分割和组合,探索学习空间与图形的方法;
3、在探索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应用的过程中,体验推理的意义,获取学习的经验;
4、通过生生、师生间的交流活动,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及一些重要的概念、性质等;
难点: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方法:
五、教具准备:ppt,电脑、三角板。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引入
|
引入: 师: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是在提醒我们复习的重要性。 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对第二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再次认知和再实践。 |
迅速跟随老师的引导,进入本节课的复习。 |
以简洁的话语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接进入课堂主题。 |
环节一 |
重温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抽象) 师:数学是万物的本源!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几何图形的存在。 经过了学习,已经初步感受和认识到几何图形就是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些反映着物体本身的性质和彼此的关系,这正是人们需要探究清楚的问题。 (板书:形状、大小、位置关系) |
从生活情境中再次重温抽象出几何图形。 |
以直观的图像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促使他们再次深入体会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 |
环节二 |
再次梳理脉络, 师:请同学们打开第二章目录。 学习这一章的第一节课,同学们浏览过目录,知道了本章所讲内容的框架。 经过了对全章知识内容的学习,今天我们再次看目录,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和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知识上、方法、知识内容的编排上)
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家对这一章有了初步的、全面的了解,再次看目录,我们对整章的脉络更加清晰。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一起再学习再深入思考,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我们先从两个小题开始思考:同学们举手回答 1.判断正误: 已知线段AB =5cm,BC =3cm,则AC 的长为2或8cm.
2.已知∠AOB=70°,以 O 为端点做射线 OC,使得 ∠AOC=28°,则∠BOC 的度数为
|
看目录全章把控,将知识结构化,类比学习,抓住内容实质,知识间联系,最终形成方法。(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独立思考,完成两道小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体会线段和差、角的和差计算中位置关系决定数量关系。
体会位置关系的重要性 |
让学生在回忆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已有知识,并对学习内容整理、汇总。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由两道小题将学生带入本章考察的核心内容。 |
环节三 |
再复习 深思考 师:请看这两个图,请你说出图中几何图形的数量关系? (指定一名生答)
师:特殊位置关系有特殊的数量关系。(中点可以理解为点的运动到特殊时刻,角平分理解为射线旋转到特殊时刻)
师:特殊的位置,有特殊数量关系,反过来呢?请看这句话对吗?如果不对,如何修改条件,使它正确?
|
学生观察,思考、口答,教师点拨。 线段中点和角平分线基本图形中不仅和差关系,还有倍分关系。 体会:位置关系到数量关系 辨析问题 体会:数量关系到位置关系必须有充分的条件 |
老师将重难点突破提升,让学生体会、对比抓住和差计算的本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 |
环节四
|
典例剖析 师:通过再次学习思考,同学们有了新的收获。请解决下面问题 已知线段AB=10,点C从点A沿着AB移动到点B的过程中,
(1)求当图中线段中有两条长度满足2:1时,此时AC 的长? 已知线段AB=10,点C在AB的延长线上移动的过程中,
(2)当图中线段中有两条长度满足3:1时,AC
的长为 归纳提升:已知线段AB=10,点C在直线AB上移动的过程中,求图中线段中有两条长度满足3:1时, |
学生思考,根据情况讨论,补充回答,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跟着老师规范过程 根据老师分析形成方法。 利用方法解决问题2,落实规范思路。
对比三问,形成方法 |
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形成方法,规范格式、体会分类讨论、方程思想,类比分析。 |
环节五
|
再学习 再实践 师:图形的运动,不仅有平移,还有旋转。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都有可能引起图形位置的变化。下面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分析? 思考题:已知∠AOB=80°,射线OP从与射线OB重合时开始,绕点O逆时针以每秒5°的速度旋转180°的过程中,经过几秒,图中的角有两个角互余?
归纳:已知∠AOB=80°,射线OP从与射线OB重合时开始,绕点O逆时针以每秒5°的速度旋转180°的过程中,经过几秒,图中的角有两个角互补? |
学生在练习本上按照规范格式完成。 (教师找一位同学回答) 规范表达 |
类比方法,分类讨论、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严谨思维。 |
课堂小结 |
总结提升 师:回顾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全章从目标到内容到方法的再认知再实践,你今天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和收获?
本章节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是今后学习几何的基础,点线角以及他们的关系也是根本最重要的部分,今后我们学很多的几何图形,我们依然会研究他们的形状、大小以及他们之间关系。 |
由学生口述,教师提炼,共同归纳 知识上 学习方法上 分类思想严谨性 规范过程 |
回忆和巩固所学知识,提炼方法,学法 |
课后作业 |
1. 整理笔记; 2. 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3.课后拓展 |
||
课后 反思 |
本次课整体非常流畅,基本能够贴近学生实际,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深思考,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习,形成规范分析思路,并及时巩固。利用类比对问题进行变式,引导学生深思考。该落实,落实下来,也起到对学生的引导,两个例题都进行了提升,留给学生独立探究思考的空间。对上课学校多媒体不熟悉使用方法,应该让一些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思路和过程会更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