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2016-08-21 22:23:41)2015-2016学年“身边困惑问题”研究报告
组别 |
数学组 |
研究人 姓名 |
张晓娴 |
研究时间 |
2015年 9月1日至2016年 6月30日 |
||
身边困惑问题的主题 |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
||
课 题 确 立 的 背 景 |
1、“感觉每个题都会,但就是考不了高分”,“这么简单的题,当时怎么就做错了?”这是很多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苦恼的事; 2、每次作业、考试中,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含义,没用正确的反应信息,因为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能做对了。 分析原因并不是不认真与马虎,而是其背后暴露的除计算能力较差外,却是审题不清、不到位、信息感知不足和理解不透的审题能力,因而审题不过关成为制约学生成功解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提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会提高学生的成绩。 |
||
具 体 研 究 内 容 |
1、如何审题? 2、怎样培养审题能力; |
||
研 究 过 程 中 的 具 体 做 法 |
审题是合理、正确解题的基础,是获取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的第一步。学生只有通过读题,才能明确题意,为进一步的思考做准备。 1、 强化审题这一步。审题过程就是一个分析与思索的过程,不重视审题而认为是浪费时间是导致错误百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2、 确保审题时间的充裕。教学中给与阅读、审题时间,并引导学生互相补充,但不代替学生读题,不求速度只求质量; 3、 慢读题、多读题,逐字逐句。不漏字、不添字,从头到尾,可避免读丢条件、看不清或犯经验主义想当然的错误,心平气和提高读题的能力; 4、 在习题分析中,引导学生找关键的字、词、句、图,理清结论与题设条件、知识等的结合点,找到解题的题眼,细细的分析、联系得到问题的解决。 5、多观察,学会“阅读”。一边思考一边读题,析题中的要多采用“读读、想想、画画、做做、剪剪、列举”等的分析方式,联想条件与结论,前后思考,逐步分解。 6、问题分析时,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多说出处来源,反思条件与结论、方法间的联系,多进行审题评价,及时表扬和肯定。 |
||
取 得 的 研 究 成 果 或 发 表 的 论 文 |
通过有意识的一步步的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重视了解题的第一步审题,并能放慢速度逐字逐句的分析与反应,准确的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把握细节,并能把握条件和结论,特别是隐含条件,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解题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 |
||
对 研 究 的 反 思 |
1、从意识上不断地强化和重视,优秀的审题能力是迈出正确解题的第一步; 2、从教师的讲解上重视这一步,放慢节奏、引领学生步步读题、阅题、析题,一步步的展示,教会审题的方法; 3、重视学生讲题中的审题这一步的展示和讲解; 4、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特殊照顾,但课堂上时间精力有限,这部分学生还有不小提升空间,需要合适的时间检查落实上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