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使的午餐-魔鬼棺材板

(2009-11-30 13:31:41)
标签:

饮食

美食

棺材板

蚵仔煎

郑军

台湾

分类: 食谱

    明明在此说的棺材板为赤崁食堂创始人许一六先生所研发改良的美食,赤崁食堂最初以鸡肝和蕃茄酱夹在吐司中,称为鸡肝板。许一六先生在尝过后,将其改良以厚片吐司炸酥挖空,填入牛奶面糊、鸡肉、马铃薯、青豆仁、虾仁、花枝将挖去的面包皮盖上,棺材板即完成。
  棺材板类似西餐中的沙拉面包,再加上使用刀叉进食,可知棺材板是由西餐中研发出来的独特小吃,由于食客戏称其形状似棺材,因此老板以此命名为棺材板,颇具有恐怖气息的名字。

    提醒的是,“棺材板”一定要趁热吃,这是因为放在面包里的馅料,成分含有很高的面粉质,放久了易变酸,自然就不好吃了。

天使的午餐-魔鬼棺材板天使的午餐-魔鬼棺材板

棺材板也的有传说的:台湾名吃“棺材板”传说
印度还也有和棺材有关的美食:印度茶客伴着棺材喝热茶

这可是台湾的小吃哦,台湾还有其他的比这个天使午餐-棺材板好点的美味呢?不信你来看看!

台湾夜市美食爱比拼

阿宗面线

天使的午餐-魔鬼棺材板

蚵仔煎

天使的午餐-魔鬼棺材板

  许多台湾小吃,其实都是先民困苦,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蚵仔煎据传就是这样的一种在贫穷社会之下所发明的创意料理。

  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台南安平地区一带的老一辈的人都知道的传统点心,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包裹蚵仔、猪肉、香菇等杂七杂八的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

  关于它的起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民间传闻,公元一六六一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余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不过,中国大陆出版的书籍,却有将蚵仔煎列为福建小吃的记录,这是另一种起源的说法。

  蚵仔煎虽然到处都吃得到,但是很多人还是保持着要吃蚵仔煎,就要到蚵仔产地去吃的观念,例如要到台南安平、嘉义东石或屏东东港这些盛产蚵仔的养殖地去吃,因为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最首要的条件便是采用新鲜的蚵仔,这些新鲜蚵仔在产地现剥现卖,不必因为长途运送而浸水,所以颗颗肥美硕大、鲜美无比,做出来的蚵仔煎当然丰盛多汁。不过,不是住在产地的人也别抱憾,因为现代运输技术发达,所以即使是远在台北,也能吃到每天新鲜运送的甜美蚵仔。

  除了新鲜的蚵仔外,番薯粉也是使蚵仔煎美味的另一个重要关键。番薯粉的种类很多,但只有纯番薯粉才能调出香醇浓郁的粉浆。将粉浆以适当比例加水勾芡后,加入韭菜,做出的成品口感就能又黏又q,而且精纯的番薯粉也能巧妙地将肥美蚵仔的鲜味充分提升,做最完美的搭配。

  鸡蛋的选用也是一门学问,重视香味的店家会采用颜色深黄的土鸡蛋,冬天搭配茼篙、夏天搭配小白菜,并以能提香味的猪油来煎出美味的蚵仔煎,吃时再淋上以味噌、西红柿酱、辣椒、酱油等熬成的酱汁即可。

  有了以上各种上等材料的搭配,让即使原本是贫民美食的蚵仔煎也变得精致美味了,那种甜中带咸、咸中带辣的缤纷滋味,口口都教人回味无穷。

  蚵仔煎食谱

  材料:

  鲜蚵 150克(事先以盐清洗过),茼篙菜 70克(清洗后切断),土鸡蛋 2个。

  纯番薯粉 2.5两,水 4大匙,韭菜适量。

  西红柿酱 6大匙,酱油膏 2大匙,味噌 2大匙,糖 4大匙,水半碗,太白粉 1大匙。

  作法:

  将材料 2 的番薯粉、水、韭菜事先调匀,并将材料 3 调成酱汁备用。

  平底锅放适量油,加鲜蚵,先将其煎至七分熟。

  再加入半碗材料 2 一起煎至凝固、呈透明状。

  最后加入鸡蛋、青菜,将正反两面煎熟,吃时淋上材料 3 调成的酱汁即可。

特别提醒:七种风险食品要慎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