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马尔克斯阿多尼斯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每年十月,诺贝尔奖揭盖时节,如我这般文学爱好者总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我刚从德国回来,倒时差辛苦,每天昏头昏脑,仍然身在大都上海心系北欧斯德哥尔摩,自顾自做一番揣测自娱。
对比欧美中国作家之差异,论及他们各自的优缺点,指东道西乃至指鹿为马,都是愉悦的。对错不论,仅仅评点一番也饶有兴头。对比中国和欧洲菜价,那才真是让我感到沮丧。出国晃悠不到半年,我回到上海直奔菜场,发现买两头大蒜一块生姜五块四,九块钱一斤的鲫鱼涨到十三块,蘑菇香菇鸡腿菇茶树菇价格都上涨了三分之一。我国特产之牛奶,细菌含量超高,各种有害有益物质无算,一加仑的从十二块涨到十六块五,在德国打着bio标志的上品牛奶一点〇九欧元。不是我媚外,在上海我一喝牛奶就肚子痛,到德国喝倒是没事。也许德国的牛奶掺水太多了?
我们作家写小说也爱掺水,四十五万字就挺多泡沫的愣抻到四百五十万字,官员打油诗也能获政府最高文学奖。这些我都看不懂。不过,作为资深阅读专业人士,我自认为评价诺贝尔文学奖还算靠谱,和作为专业煮夫对比中外菜价一样靠谱。
诺贝尔文学奖跟很多人的利益攸关,每年都有很多人搭便车炒作自己。2008年有个写打油诗的安徽地方姓叶小官员便如此这般炒作了,我写了篇短文讥讽,为他的出名添了一块小砖。今年十月还没到,就有个以恶心人为乐趣的青年写手跳出来吐口水,和一位妇女写家合伙炒作。事到如今,人人都只好承认了,我国今是成功人士天下,只问出名,不管出处,下流无耻不论,为所谓事业可以不顾基本道德底线。明眼人都知道我不是在说疯狂李阳,而是专注于谈文学。对我而言,就算李阳疯狂到脚后跟都能说古德拜,也是无足挂齿一鼠辈。还谈炒作诺贝尔奖搭便车推口水,没几天,妇女写家见情况不对,推出经纪人来撇清,剩下那位无知无畏无耻之有痔青年炒手继续裸奔。总之,无论如何,他们已经出名了,炒作成功了。以我国特殊国情,这种状况有利无害,值得祝贺。可见,我国文学从业者有多么低级,他们从来不在乎多无耻,只想做到更无耻。
欧美各赌庄也给五洲作家排上了赔率。
据某排名榜,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列第一。我依稀觉得,名列赌庄榜单的作家就没有获过奖的,因此阿多尼斯似乎也没有希望。但阿多尼斯实属目前阿拉伯世界最有声望的大诗人,在欧陆文学界也极有影响。今年八月阿多尼斯获歌德文学奖,在法兰克福举办盛大酒会,我朋友突尼斯作家Hassuona赶去参加了活动,亲眼目睹盛况。此前我不太了解阿拉伯文学,这次在德国待了不到半年,跟几位阿拉伯作家交上了朋友。伊拉克作家Ali Bader对我说,在阿拉伯国家,文学家地位在最高处,一名诗人就像是电影明星。阿多尼斯,在阿拉伯世界简直就是天主。
我料想象不到,阿多尼斯在中国竟也拥有众多读者。他于2009年出版的中文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在豆瓣网上有2047人评价,2305人读过,892人在读,8215人想读。这是在中国,这是诗歌几乎等于狗屁的国度,竟然有这么多读者在热爱和评点着一位来自中东地区、用阿拉伯语写作的诗人,这岂非奇迹么?可见,中国不是没有诗歌读者,而是中国诗歌读者不爱读中国诗人的作品——不排除豆瓣网上有些读者跟风装样,但这至少显示出了以为异域诗人的热门景象。
在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中,纯诗人获奖不少,叶芝、艾略特、泰戈尔、聂鲁达、米沃什、布罗茨基、帕斯、希尼等都是诗人,但小说家获奖人数更多。英法美德诗人作家高踞获奖榜前四名,彰显了他们文学大国的地位。有人不服,说中国也是文学大国,欧美知识分子不敢否认,但他们知道的,主要是一千五百年以前的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不说微乎其微,但确实不大,近百年的白话新文学实验,更多以跟风欧美为时尚。
诺贝尔评委都是年高德劭者,自有其独立的文学修养和判断标准,他们不愿意从众,不喜欢大热出线者,更喜欢打捞河底的卵石。他们更关注那些非大众、非主流作家。若赌庄秘书预测的候选者都能得奖,评委们的独特价值何在?2000年,主要以现代中文创作的法籍华人剧作家、小说家高行健获奖时,德国只有波恩大学出版社出过一本他的选集,只印了几百本。德国媒体绝望之下,找到了汉学家顾彬,结果被顾彬嘲讽了一通。很多德国媒体那次报道诺贝尔文学奖都极狼狈。但无论你喜欢与否,高行健都扬名国际了,你随便问其他各州的作家,即使他们没有读过作品,但还会有人不知道这位诺奖获得者吗?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德语作家穆勒,也是同样的例子,之前只是圈子里受敬重,在普通读者那里籍籍无名。获奖之后,她的全集版权当年就被中国买到了,并且有些匆忙地出版了穆勒作品中文版。
由此推测,几乎可以肯定阿多尼斯将无缘本届诺贝尔文学奖。
我查了近十年获奖榜单,德语作家有三位,英语作家三位,法西中土四位,本世纪诺奖基本在地中海附近打转,颇不寻常。或许评委们会突然想起来,这次评奖该轮到远东非洲北美了。我们中国有志青年一直鄙视的非洲,其实很多国家非但经济搞得不错,很多国家民生也不差。北非国家中,从西部摩洛哥到东方埃及,经济文化都各有亮点,人民平均教育程度也高于中国,虽有政治寡头及官员腐败,但社会并非黑暗混乱一团,这些国家的作家大多精通英法德西意各种语言,历史上他们跟欧洲的文化互通也极密切。南非更是非洲国家中的战斗机,经济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不算,诺贝尔文学奖亦有南丁·戈迪默和库切两位获奖者。若加上尼日利亚作家索因卡和埃及作家迈哈福兹,非洲已有四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见这片土地并非文化沙漠,更非漠视人性的土地,那些伟大的心灵,总在人们不经意中透露出对人类生命的深挚悲悯。
中东地缘复杂,政治文化更是复杂,但也催生了特殊魅力的文学作品,拥有以色列的阿格农和土耳其的帕慕克两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东亚及南亚地区,迄今为止只有印度的泰戈尔和日本的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获奖,名落孙山,连跟最小的澳洲相比都自惭形秽。南美?别比了。
我国人民对诺贝尔文学奖是爱恨交加,有时艳羡有时蔑视,到了喜怒无常精神分裂的地步。但鲁迅当年就下了一句毒咒,似乎是一个致命的封印,让这片古老又骚动不已的大陆永远不得翻身。他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日本作家不该再得了,印度作家也不够有说服力,除非那个争议爆棚的鲁什迪出山,尼泊尔作家我没听说过,南韩作家也不行吧?中国作家这次似乎都没有被报名,颇有些悲催。
所以,我猜美国作家可能获奖。但是谁有可能呢?还是冷门点的比较靠谱吧,热门且有名的菲利普·罗斯、托马斯·品钦、麦卡锡都不靠谱。
说来说去,搞不清楚谁能得了。
也许又是一名欧洲作家?人家有实力,候选人众多,你嫉妒也没办法。重在参与,我也是在这里向大家伙吐槽而已。
二〇一一年十月五日星期三初稿
二〇一一年十月六日星期四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