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剪花边》教学设计

(2012-06-26 22:37:06)
标签:

张丽君

杂谈

分类: 教学反思

《剪花边》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浙江人民出版社小学《美术》第四册第四课。

二、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属于新课标划分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二年级上半学期时,学生已掌握了对称的剪纸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剪纸基础。

花边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案,儿童可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创作自己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花边。在这节课中,通过师生一起“寻找花边——学剪花边——设计花边——应用花边”的步骤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花边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掌握剪花边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能剪出构思独特、造型美观的花边并将花边进行合理地美化、装饰。

四、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通过寻找和欣赏生活中的花边,了解花边的用途和特点;懂得用单个纹样可以纵向或横向排列成连续纹样:花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花边特点和花边图案的变化规律;学习用折、剪的方法剪几条漂亮的花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学剪花边体验剪纸的乐趣,体现了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和热爱生活的情操。

五、课前准备:

1、教具:课件、剪好的花边。

2、学具:彩色纸条、剪刀、胶水、双面胶。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创设情境,感受乐趣。——寻找花边

1、请几位同学介绍自己找到的各种有花边的生活用品。有手帕、裙子、杯子、碗等等。

2、教师出示各种图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各处的花边。如:建筑物、布料、服装、器皿等。

3、说说花边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起到了装点、美化生活的作用。)

4、小结:生活中的花边有的是画出来的、有的是刻出来的、有的是印上去的、还有的是绣上去的。

(三)学生对花边的特点及花边组成规律的探究。——认识花边

1、比较2组花边,讨论花边的特点和花边图案的变化规律。

(屏幕出示)第一组花边:三条花边,相同的排列规律,不相同的单独纹样

第二组花边: 三条花边,相同的单独纹样,不同的排列规律。学生讨论。

(1)教师趁势引出“单独纹样”的概念。定义:花边中重复出现的那个图案叫“单独纹样”。(屏幕上标记三个单独纹样)单独纹样的范围:任何一个你感兴趣的能给人类带来美感的图案。简单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

(2)讨论花边的特点及组成规律。 用箭头标出第二组花边的排列规律。

(四)引出课题,初步学习。——学剪花边

1、教师出示剪好的花边,出示五个草稿图讨论,这条花边是怎么来的呢?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剪花边”。

3、教师示范剪一条简单的花边,并讲解制作过程:

折(多层折叠)——画(设计花纹)——剪(剪出花纹)——展(展开花边)

4、2人一组学剪简单的花边。

5、鼓励学生想办法将刚才实心的花边变得更精致、美观。

(五)结合欣赏,设计构想。——设计花边

1、教师出示剪好的花边实物。(用各种材料的纸剪出的花边)

2、课件出示各种花纹的花边,例如:花草、水果、小动物等。

3、出示画好的图案,让学生参考,并鼓励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出更美观的花边。

4、以小组为单位来剪更有创意的花边,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5、小组成员评价。

(六)深入课题,实践应用。——应用花边

1、教师先将花边贴在黑板上进行装饰,并鼓励学生一起动手。

2、以2人为单位将花边贴在白纸上,并剪出新的造型。

3、小组以各种形式展示,

4、小组之间互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育反思
后一篇:教学反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