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句子教学的特点及策略

(2012-01-10 18:52:04)
标签:

王娟琴

杂谈

分类: 研究随笔
 一、选准句子教学的对象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每篇课文的题材、类型、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都各不相同,文章的中心及教学重难点也各不相同。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效果都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应该抓住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句进行教学,那么,针对不同的课文,哪些语句是任课教师应该分析、讲解的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以下几个句子类型的分类,还要再好好考虑,彼此不能交叉。)
    1
、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有些句子初初一看,字面意思明了如画,但含义却很深刻。如《白杨》一课中的这个句子: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是一个前因后果的句子。后面说明了前面微笑的原因。但是这样理解等于没有读懂句子。爸爸这里的微笑是欣慰地。孩子们关于白杨的争论,曾使爸爸微笑,而孩子将要成为白杨树一样的人,又使爸爸微笑。爸爸看到高大的白杨树暗指含爸爸在内的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几棵小树,暗指孩子们。迎着风沙说明孩子们也会像爸爸那样迎着困难,在边疆扎根,茁壮成长。看到建设边疆后继有人,爸爸怎能不欣慰
    2
、结构和内容比较复杂的句子
   
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内容大多都比较复杂,包括比较复杂的单句和复句。如《惊弓之鸟》一课中更羸说的话: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拼命往高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
   
这个句群,句间关系比较复杂,要让学生明白这个句群的主要意思就必须一步步引导,先明白更羸是根据雁飞得慢声音惨来判断它受过箭伤。接着讲它为什么飞得慢,为什么叫得惨。最后讲它听到弦响为什么会从空中掉下来。这都是通过句序的分析,使学生一层一层搞清楚的。这样的句序实际也反映了更羸的思维过程。学生如果能领悟这些,就自然对更羸产生了佩服心理,文章的中心也明了了。
    3
、和文章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
   
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教学中不可能去讲每个句子的结构和作用,但有些和课文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却应该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所谓和课文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主要是指那些反映课文脉络的句子。
   
例如《太阳》这篇课文讲到太阳和我们的关系时,用了一个总起句太阳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最后又用了一个总结句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两句话就和文章的结构密切相关,抓住这两句话,就很容易把课文结构搞清楚。类似这样的句子,都应引导学生重点理解。
   再如《赵州桥》这篇课文第三段的首句:“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学生只要读懂这个递进复句,就会明白:上段写赵州桥坚固,这段要进一步讲赵州桥另一个特点——美观,自然而然地就懂得了,这个句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与中心思想有密切关系的句子
  
如《落花生》一课中有这样两句: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两句话正是课文的中心思想所在,是作者许地山的写作意图。类似这种能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或对人物的思想品格有突出作用的句子,就要着力指导学生去理解,让学生真正弄懂。
 
 5、对课文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句子
   这些句子一般是指文章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这些句子或者概括了某一段或全文的主要内容,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有的在文首统领全文,有的在文末总结全文。如《海底世界》中的末句: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再如《颐和园》一课的首句: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这两句都分别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此类句子就应作为课文的重点句。
   6
、生动形象的句子   
   
这些句子常常是用词准确贴切,表达细致生动,一般都运用有积极的修辞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桂林山水》一课中描写山的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些句子描写生动形象,感情浓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理解意思,再现作者描述的意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