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答的几种表现形式

(2011-03-29 11:04:04)
标签:

理答的表现形式

杂谈

分类: 研究随笔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表示肯定。通常情况下,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往往会给予肯定。表示肯定是形式是有多种,如口头表扬、表示接受学生的观点、运用代币制等。表扬是对学生回答的充分肯定,如点头,说声“很好”,或具体的表扬言语等。教师表扬的效果取决于学生怎样理解受表扬的原因。如果学生认为只有能力差的学生才会受到表扬,那么表扬就会失去有效性;如果表扬太频繁,也会失去其价值,尤其对高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接受学生的观点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回答继续下一步教学,具体表现为:认可学生的观点,或对它进一步修改、比较或概括等,这会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回答。代币制是教师把五角星、小卡片、游戏币等物件发给回答正确的学生,学生凭此可以“购买”或“兑换”诸如自由活动、荣誉称号、课外读物等奖励,一强化学生的行为,激励学生的后续学习,在小学中、低年级和幼儿园用的比较多。

(2)、消极反应。教师对学生的小鸡反映表现为不赞成、批评、训斥等,往往在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或学生拒绝回答时出现,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消解学生的求知欲,尤其对那些学习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更是如此。有关教师批评与学生成绩相关性的16项研究中,有13项是负相关,3项是正相关。[1]尽管教师频繁批评与学生低成绩之间孰为因孰为果尚不清楚,但二者经常相伴相生。

(3)、探问和转问。探问,或称之为“追问”,是对同一学生就同一问题继续发问,在学生的回答不正确、不确切或不完整的情况下用的比较多。如案例5-2中,教师就因学生回答不完整而发出三次追问。探问的方式主要有:就同一问题改变提问角度;把原来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提供回答线索;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等。有时,学生回答正确,教师也可以再提一个问题,就正确答案进行追问。当探问无效时,或为了使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回应,就会出现转问。它是就同一问题向另一个学生发问,目的是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通过探问,学生的回答将得到进一步澄清,而且在学生的回答上激发新信息,火堆学生的回答进行重新导向,使提问向更有成效的方向发展。与其他的理答方式相比,探问与转问更有利于学生专注学生活动、改善思考方式,值得倡导。

(4)、 重新组织。当围绕一个问题的问答结束时,教师为了使全班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或结果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加深理解,有时会采取重新组织的方式,也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在词语与表达方式上重新整理一下,以给学生一个正确、完整的答案。研究表明,高知学生他们回答的正确性,作为一种学业反馈,与学生学习成绩呈正相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