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九年级(7、8)班学情分析及对策
(2014-09-27 14:52:00)
标签:
汪莲月学情对策 |
分类: 教学反思 |
本人接受九年级(7)、(8)两个班已一月有余,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本人对本班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了了解;对他们的学情作了认真的分析,结果发现了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人预设相应的对策,其中几个已经在应用,希望能够借助这些措施来带动学生、提高学生、发展学生。
一、学情
课中表现:“听课”能力特强,与同学、老师互动能力特弱。例如其中一个性格比较外向的女生徐某某,在课堂上与老师能用英语相呼应,但是大多数学生处于高度的统一状态:静心聆听,潜心做笔记,但缄口不语。
不良结果:一堂语言课上成了一堂哑语课,由于没有口语练习,学生的听力和语感得不到改善,无法体现生本课堂应有的活力和动力。
作业表现: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来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随意”。随意书写、随意拼写、随意用符号、随意涂改、甚至随意答题。
不良结果:所学知识点不但呈一知半解状态,而且不能正确应用。
学习方法表现:从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来看,这届学生最大的学习特点是死记硬背,免谈灵活运用。
不良结果:解题时,只知道瞎子摸鱼,抓到什么算什么,稍难点的题目就无从下手。
二、对策
针对这些学生的学情,本人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以此来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体现生本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策略一:鼓励策略
课外,多与学生谈心,使之了解中外文化的区别,意识到语言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区别;课堂上,允许学生犯口语上的错误,鼓励其大胆开口。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跳一跳,摘桃子”。对学生的激励教育就是希望能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特点、亮点,进而产生更多的自我上进的助动力。
策略二:评价策略
对学生的随意作业现象,本人主要采取适当的评价策略,以此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严谨的书写。坚持做到有布置就有检查,有检查就有反馈,有反馈就有评价。学生能从老师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有助于他们明确自己的不足、长处,长时间坚持下去,会由量变产生质变的。
策略三:导学策略
为了改变学生死读死记现象,本人主要采取导学策略。合理设计和筛选引导性的前置作业,诱导学生主动思考,严谨思维。课中尽可能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作出正确的总结。这样以来,学生就能在做中学,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学生需要老师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导学,“扶上马,送一程”就是师生之间互学互帮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