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政协扛起城市文化寻根的大旗
(2022-10-08 20:32:30)
标签:
石家庄历史探源 |
分类: 探源石家庄 |
石家庄市政协扛起城市文化寻根的大旗
期盼已久的东垣古城遗址公园“十一”将开园。这是值得欢呼和庆贺的喜讯。
此时此刻,让人由衷地振奋,也不由的让人感慨。让人振奋的是,东垣古城遗址公园项目是石家庄市重要的城市更新项目,不仅为市民开辟了休闲娱乐、提高生活品质的场所,更为深远的是,遗址公园承载着石家庄厚重的历史文化,对于探源石家庄城市历史源头,发掘石家庄文化根脉、增添城市人文底蕴、增强群众文化自信、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品质展现了新的窗口和平台。而让人感慨的是,这一切,来之不易,凝结了多少人的心血,承载了多少人的期望。
关于石家庄的历史和文化,是近几十年来石家庄发展征途中一个沉重的话题。上世纪80年代,随着开放的不断扩大,外界流传着—种说法:石家庄历史短浅,没有文化积淀,是“土家庄”,为石家庄扣上了一顶“贫文”的帽子。流传之广,严重影响了石家庄的形象和对外开放,让石家庄人不免英雄气短。
面对这种情况,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不少专家、学者呼吁,要从这种认识误区走出来,加强对石家庄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宣传,为石家庄历史文化寻根留根。这时,石家庄市政协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责任感,吸纳了专家、学者的意见,扛起了历史文化研究,为石家庄历史文化寻根留根的大旗,利用政协的优势,将历史文化研究纳入政协参政议政、履行职能工作之中,从1996年开始,近三十年来,几届接力,把挖掘和展示石家庄历史文化资源与促进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结合起来,使历史文化研究既形式多样,又效果明显。
一是组织力量编专著。先后编著出版历史文化专著《石家庄历史文化精华》、《石家庄历史文化丛书》6卷、《石家庄近代史编年》、《历史上的石家庄》、《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石家庄历史文化百题》、《转折 一九四七.石家庄》、《回望滹沱河》、《石家庄抗战纪实》、《石家庄城市印记》等,共500多万字,充分、系统地挖掘和展示了石家庄历史和文化。其中,《石家庄历史文化精华》获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石家庄历史文化丛书》获市社科优秀成果市长特别奖,丛书之一的《石家庄城市发展史》另获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市首届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精品工程”作品奖。
二是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展示石家庄历史文化。特别是和《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联合办专版,利用政协刊物,编印历史文化专刊,发专版、专刊近百万字,在盘活历史文化资源“家底”上下功夫。
三是开展调研、视察。先后组织了对市区内的正太饭店、大石桥、小灰楼、日本战俘劳工集中营遗址、309号院、东垣—真定故城遗址、赵佗先人墓,井陉天长古城、秦皇古驿道、于家石头村、背水之战古战场,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历史文化名山封龙山、赵州桥、中山国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的调研、视察,并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开发的意见建议。
四是召开各类研讨会。1996年研究工作开展伊始,就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座谈,进行宣传和发动。之后,又不间断地召开专题研讨会,仅2004年、2005年,就召开了正定历史文化研讨会、台西历史文化研讨会、井陉“三古”(古城、古驿道、古建筑)历史文化研讨会、石家庄历史文化研讨会。特别是石家庄历史文化研讨会,是经中共河北省委和石家庄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同意,由石家庄市政协、河北省历史文化研究发展促进会和石家庄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召开的一次高层次的研讨会。时任省政协主席赵金铎、省政协副主席杨迁,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文促会名誉会长李月辉到会指导,赵金铎、李月辉分别讲话;市长臧胜业在会上致辞。省会的有关专家学者,以极大的热情,精选题目、进行调研和撰写论文,会上共交流论文43篇,从不同角度,对石家庄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研讨论证,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发挥历史文化资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有创新意义的是利用互联网展开石家庄历史文化专题讨论。2010年4月在互联网上,以河北省博客圈为平台,号召并组织博友、专家、学者和关注石家庄城市发展的人士,在网上开展研讨。
五是把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为开展历史文化研究的新渠道。其中,在2012年初,在石家庄市政协十一届五次全会上,社科组专题讨论了东垣——真定故城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建议,形成了集体提案,就充分认识、切实发挥东垣-真定故城的文化价值,转换思路,高起点、大手笔推进东垣-真定古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对东垣—真定故城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举措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六是成立专门组织。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研究力量,整合研究队伍将省会现有的分散于不同行业、部门的历史文化研究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合力,于2003年成立了石家庄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会成立后,先后召开了4次历史文化研讨会,编著了3本专著,组织了3次专题调研考察,研究会有关成员先后十几次应邀出席了省、市、县各种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座谈会、论证会。
不懈地努力,逐渐让全社会形成了共识:石家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摘掉了石家庄贫文的帽子,历史文化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一、
在报刊发表的宣传、研究石家庄历史文化文章和编著的专著,比较全面系统地汇集和展示了石家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宣传石家庄历史文化、进一步开展研究和开发的参考资料,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市政协先后无偿为文化、教育、宣传、新闻、研究部门提供了资料上百套,作为出访和接待赠品上千套,并向社会公开发行,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影响所及,在一定程度和范围抵消了“石家庄历史短浅,没有文化积淀”的影响。
二、
通过各种方式,提出的关于石家庄历史文化研究、保护、利用的建议,引起了社会关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如,就我市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市委主要领导据此批示的“挖掘历史文化,弘扬革命文化,繁荣现代文化”成为石家庄文化发展的战略方向;一系列研讨会所提的意见建议得到采纳,如保护利用市区革命文化资源的建议,受到省领导的重视,列为省政协九届三次全会大会发言,省长作了批示,市委、市政府做了一系列落实工作。建议拍专题片、办历史文化展览、建立历史文化广场、保护开发历史文化名山封龙山、保护开发井陉天长古城、秦皇古驿道和于家石头村、保护开发东垣—真定古城遗址、保护开发民俗文化资源、重视开发红色旅游等,相继被采纳,或已实施,或列入文化发展规划;利用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所提建议,不少进入了办理程序,如十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建立赵佗公园的建议,已得到落实。所提东垣故城遗址保护的建议,也已得到落实。
三、
历史文化研究渗透到城市现代化建设领域,和树立城市形象相结合,如在城市广场、文化公园、主题公园建设中,注意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有的企业借鉴历史文化营造企业文化,或到历史文化中寻找营造企业经营的文化氛围,如大石门饮食文化街;有的企业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产品,如嘉禾酒业有限公司开发台西井系列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