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一年级语文作业面批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2-05-28 20:14:28)
标签:
课题方案杂谈 |
分类: 课题方案 |
|
课题名称:对提高一年级语文作业面批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
|
负责人: 叶美琴 |
|
研究起始时间:从 |
|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叶家小学生源在逐步减少,形成了小班化,今年我接手的一年级仅有29人。 班级学生数减少,老师需要批改的作业量相对减少了,但是如果老师还是在课后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批改,就大大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一年级的写字教学,我一般都是先范写学生说笔顺,然后要孩子一边说笔顺一边书空,最后才要他们临摹,可是很简单的“忙”字,有一个孩子写错了,最后一笔是“竖折”这孩子写成了“竖弯钩”我在他的本子上画上错号要他自己改正,可是后来交上来还是一模一样的错字,但经我一指点,他恍然大悟知道错在哪儿了)。课后批改作业,在学生的本子上打上××,一年级的小孩子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只会盲目地订正。如果教师再统一讲一遍作业的解题思路,没有针对性,这样既没有效果又浪费时间。长时间下去,学生会失去做作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 所以我在接手一年级时我就尝试面批作业,从我这段时间的作业面批尝试来看,作业面批是一种作业批改的极好方式。作业面批能充分了解学生的作业速度、正确率,特别是面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一个及时辅导的机会,我们可以发现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在语文作业这个平台上进行思想和认识的交流,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务与学生,学生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也帮助我及时了解自身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但在具体教学中,我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如作业量和作业形式的布置不合理,从而造成面批只能批几个就没有时间继续;队伍组织有问题,完成作业的学生一次性涌上来批改,我只能面批一个,其他的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挤来挤去,后面的学生浪费时间也影响纪律;面批时和学生交流的方式不妥,反而更加影响师生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我反思实践,探求一年级语文作业面批的优化策略。 |
|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我校学生数的萎缩,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我们老师主要要改变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学生作业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也应成为学生教育的重要手段,传递师生感情的重要纽带。教师当面批改学生作业,在批改过程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通过作业让我们更直接更真实地了解学生,让学生也更及时更准确了解自己,从而更有效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它是作业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在探索过程中体现作业面批的过程性、全面性、激励性。 1、过程性。所为作业面批就是当着学生的面批改他的作业,让学生看到老师批改他的作业的全过程,并且当着他的面及时讲评他们的作业情况。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评价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面批更好的体现孩子学习的思维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问题所在(包括习惯、质疑等)。 2、全面性。面对面批改,关注每一个学生,全批全改,及时反馈,使不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 3、激励性。作业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语文作业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在语文作业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面批增强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交流,智力与情感的交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
|
三、研究指向与内容 针对现实矛盾,探索操作策略 矛盾一:部分学生作业完成时间较短和教师面批总耗时间较长的矛盾 对策一:优先策略 1、学优生优先策略 2、学困生优先策略 3、小组优先策略 班里29个孩子,分成了六个小组,有苹果组,香蕉组,太阳组……一个一个小组上来面批,可以缩短面批的时间,也避免孩子排长队在队伍里说空话,挤来挤去。同时对小组总体的评价更能激起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 矛盾二:学生个体发展不平衡和教师面批时间不充分的矛盾 对策二:样本策略 1、常规性群体面批 2、固定性群体面批 其实这固定性群体是我从平时的作业批改中对学生的一些了解,这些孩子平时作业或多或少都要做错,写个字也很粗心,对他们进行面批是很重要的。 3、特殊性群体面批 我班有三个孩子,学习习惯很不好,上课根本不听课,作业质量很差,面批起来很费时,我一般把他们的作业留到课间,有进步的及时表扬,肯定进步,如有错误耐心的指导帮助其改正。 矛盾三: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师生面批交流方式欠缺的矛盾。 对策三:激励策略 1、对话激励交流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所以我在面批孩子的作业时喜欢摸着他们的头,正确的给予及时肯定,真诚的对他说:“你的作业真清楚!”“你的字真漂亮”“你今天的作业做得又快又对”即使是不完整的或者是错误的答案,我也不急于批评,而是要他自己先找找错在哪儿,应该怎么做呢?或者给孩子仔细讲讲解题思路。在我的激励下孩子会有奇特的思维。 2、符号激励评定 刚开学的几次作业中,我都在孩子的本子上写上“优”或“合格”,“不合格”等字样,可看到得优的孩子打开本子后好像也没有喜悦的心情,后来我就换种方式,在作业字迹清楚的本子划上了个大大的笑脸,孩子看了以后高兴地跳起来,而在有错别字或做错题目的本子上我画个哭脸孩子或者问号,孩子就知道这次作业有问题,我时不时的看到孩子数着自己本子上的笑脸个数,几个孩子还在一起比较谁的笑脸多呢。 3、书面激励评语 这学期教学中,孩子的识字量增多了,我就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激励,有的同学作业进步了,我会写上“你进步了!”、“你今天的作业真棒!”、对于字写得好的孩子我就写上“你的字写得真漂亮!”,“老师希望每次都看到你这么认真的作业!” 对于平时作业不清楚马虎的孩子我就写上“老师相信,你能行!”、“你进步很快,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别灰心,再来一次好吗?”等等。 激励的语言很多,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其实,每一份作业都是孩子的思维成果,不管怎样,我们老师都应该以“欣赏”的眼光认真地对待孩子的作业,孩子才会更加认真对待自己的下一次作业。 |
|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1、前期准备阶段:(2011.9-2011.10): (1)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资料,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论证。 (2)运用案例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对当前小班化语文作业面批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障碍的原因进行先期的调查,对本校学生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对策。 2、实施研究阶段:(2011.11-2012.6): (1)运用行动研究法具体实施,在实践中分析归纳存在的问题,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完成优化语文作业面批。 (2)定期进行的交流和研讨活动,开展跟进式、螺旋式的行动研究。寻求专家、同仁之间的帮助、指导和启迪。 3、总结推进阶段:(2012.7-2012.10) 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总结阶段性成果,撰写案例和论文,检测比较,中期汇报,将实验成果推进。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