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

标签:
杂谈 |
葫芦岛原名锦西,因字面容易让人误解为是锦州市西边的一个区,1994年10月更为现名。但为啥要叫“葫芦”岛,是整个城市状如葫芦,还是此地盛产葫芦?博主尚不清楚。问了当地的一个朋友,也说不出所以然。
葫芦岛矿产资源丰富,有化工厂、锌厂和造船厂。此地的渤海造船厂生产了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哇!若不是要带孩子去旅行,临时抱佛脚百度搜索了一下,真不知道这个在中国不起眼的小城市还有这样显赫的事迹呢!中国真是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我们对自己的祖国了解得太少了。
葫芦岛还有另一个让他知名的人物:葫芦岛市绥中县是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的出生地。在葫芦岛市新区和老区交界处建造的飞天广场,立有杨利伟的塑像,成为葫芦岛市的一个标志。
http://s12/middle/62591013t77758c1cfafb&690
笔架山毗邻锦州港,是道教名山胜地,山有三峰,二低一高,形如笔架,故得名。
http://s1/middle/62591013taa97526f8700&690
从海岸到笔架山岛有一条长1620米,高出海滩的砂石路,人曰“天桥”,天桥像海岸和山岛间的一条蛟龙,随着潮涨潮落,时隐时现,神奇绝妙。
吃过早饭,朋友的车便来载着我们出发去笔架山。车上听朋友简短介绍了一下,想象着大概是走过一条海上堤坝到达一处海中孤山。
进入景区,起初的那段天桥是完全显露在海面上的。感觉是一段较宽的坑坑洼洼的石子路。走起来很硌脚,头顶上太阳晒得人有点儿冒汗。
http://s13/bmiddle/62591013taaafc2bc73cc&690
走了一段,才明白天桥不是能让你好好儿走过去的堤坝。中段的天桥地势越来越低,淹没在海面下。人们淌着水走。开始水淹到脚踝,走着走着,到了小腿,再往前,就到大腿了。
豆豆开始还拎着裤脚走,怕被水弄湿了;到后来,不仅裤子保不住已经完全湿透了,连上衣也不能幸免。豆豆反倒无所顾忌了,专挑水深的地方走,干脆走到齐腰深的水里,打水仗、喷水枪,湿得痛快,玩儿得酣畅。
http://s13/middle/62591013taab003277d0c&690
http://s5/middle/62591013taab0065093e4&690
http://s14/middle/62591013taab00a022f3d&690
http://s4/middle/62591013taab00db4ed63&690
http://s6/middle/62591013taab010ac1f85&690
渔民会驾着小船网上一些小蟹,向在水中跋涉的游人兜售。一网兜才20块,还真是便宜。
http://s12/bmiddle/62591013taab02b355c6b&690
http://s5/bmiddle/62591013taab02be6f76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