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2016-01-06 22:16:17)
标签:

蛋蛋in北京

美食

北京

分类: 东南亚料理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娘惹廚房我並非第一次來,但这个地方是第一次來!娘惹廚房最早並非開在这,而是在一个小区里,大约三年沒去了吧,居然在太阳宮開了一家,而查了一下,小区里那家老店沒了,只有这家...。虽不明白原因,但滿可惜的,我以為開了分店呢。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它一直得奨无数!娘惹,我應該不用科普了吧? 馬來和华人通婚的后代,成為馬來民族里很重要的一支。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虽然这家不是新加坡料理,但海南鸡是老婆愛吃的,所以还是点了!肉質很嫩,口味不错,正儿八紧的沾醤搭配,吃的很是过瘾!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儿子喜欢吃面,但又不想让他只吃面,所以点了炒粿条,让他知道这种長的很像面条的東西也很好吃。当然也是我和我妈和老婆大人都很愛吃粿条(客家人叫板条),用洋葱、鸡蛋、韭菜、綠豆芽和虾仁炒制,我喜欢用甜醬油炒,加一点沙茶醬也不错!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娘惹豆付,看过好多种型式的娘惹豆付,似乎沒有个标准,反正要好吃就好,这炸的不知道怎么制作,但很喜欢这样的馬來小吃,尤其是沾上甜辣醤,很開胃。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娘惹大虾,以峇拉煎(Balacan)為基礎制作出酸辣甜口味,做為拌炒醬汁,这种有点辣,儿子也吃不了,反正他也不愛吃虾,他有粿条就好了~哈!咱三个大人分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香炸肉卷,很有台湾炸鸡卷的感覺,又再更粗更實一点。点它完全是因為看到照片,有思鄉的感覺,吃起來还不賴,就是不知道合不合乎北方人的口味。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干咖喱牛肉,这个给老婆补补,而且老婆很喜欢吃咖喱,这个超级下飯。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叻萨,里面放的是米线,也有人喜欢放面。我一直都很喜欢吃叻萨,这家的叻萨还行,无功无过,不太浓郁但也不错,算是常見版本。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叉烧肉,点这个完全是因為一个字“饞”。原本沒想到那么大盘,但吃起來很过癮!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一桌菜,一看就是点太多了,只能打包回家吃。不过在馬來餐厅就能看的出來很多中国菜餚用料和口味上的影子,很有趣。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哦,对了!大家一定覺得我们怎么不怕冷?都穿短袖~哈哈!
这又是个我欠大家的文章,这是我们2015年8月去吃的啦,那時候俺家小儿子还是老婆肚子里,哈~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老婆拍照很一般,只会按快门~~好吧!算我表情呆啦!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飯后依儿子的要求,給他吃了三球冰淇淋。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娘惹糕,这是老婆和老娘愛吃的,主要材料是粘米粉的制品,相同手法的还有客家九层糕,只不过不是用香兰叶的緑色,而是用黑糖的黑竭色。俺不愛吃甜品,所以都交給他們了。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还有这个忘了叫啥,椰絲啥的,老婆説也很好吃! 
等春节过后,一同在北京吃飯的人口又添加一位,很開心!
我沒把探店当工作,一直以來如此,就是分享吃喝心得。曾追逐过新开的店就著急去吃,現在还是覺得要按自己的胃口走,字要按自己的品味寫,这才是不変的蛋蛋!有時回頭一看,老店沒有商业炒作的那样著急,很容易被人们遺忘,但依然在那默默的開著門,為每一个到來的客人服务...

依例附上自制地图供网友查找: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地址: 朝阳区 太阳宫中路12号太阳宫凯德MALL4楼10-11号
电话: 010-84150863 

蛋蛋的美食评定為:
來一場馬來與中国文化的融合_娘惹廚房 以馬來菜而言,真心大愛參巴醬制做的各种東西,还有叻薩。这次还有很多想吃的沒有点到,毕竟我們就三个大人一个小孩,胃动力不夠強大。馬來菜融合了東南亚的酸甜辣、印度的香料和咖喱,以及中国华人帶來的中式烹调,自成特色,十分有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