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锣己死

(2015-04-08 20:01:52)
标签:

杂谈

南锣己死 「你得到我的人,却得不到我的心」这句话用在现况的“南锣鼓巷”太贴切了。

  六、七年前我对南锣鼓巷有着高度的情感和追求,因为从小带大我的爷爷,老宅就在南锣鼓巷里的小菊儿胡同里,小时候在台湾经常听爷爷讲述他小时候在胡同里生活和上下私塾的事,非常有画面感,一直到我来到北京,在远房亲戚的带引下才来到爷爷生活的老宅,原来离南锣鼓巷如此近。正因为这个原因,更让我决定在北京深根发展,一度让我在找咖啡馆店面时,南锣鼓巷是我心中的首选,为的就是想和爷爷的老宅近一些。

南锣己死南锣己死    本来就非常喜欢北京胡同文化,胡同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北京味道,溜弯的、玩耍的、逗狗的、拉着菜蓝买菜的、下棋的、溜鸟的、飘着菜香的,很接地气的在胡同里生活着,套句很喜欢北京的老外说的话「THIS IS REAL CHINA」。

南锣己死南锣己死南锣己死南锣己死      南锣鼓巷是自然成形,非集团操作的一个商圈。形成之初,戏剧学院功不可没,俊男美女的时常出没,使周边渐渐形成商机,同时又保留着大部份的老居民。久而久之,便成为一些文艺青年、文创、有创业筑梦想法的人在此集中,一些老外也喜欢在这里逛胡同,一些大学生也喜欢背着单反相机在这里捕捉街景,虽然我第一次逛南锣鼓巷时,它几乎百分之八十的门脸都是出租做生意的,但没有那么浓郁的商业味儿,文创服饰、手作小商品、老北京怀旧老对象、独立小咖啡馆,还能见到老外开的小店面,卖点啤酒卖点热狗;也会有推车小摊卖着画糖人和捏面人的,如今这些好像都消失了。

  随着逛的人愈来愈多,非集团统一操盘的缺点开始出现了,好位置的房东,或租给销售好的商店的房东开始注意到商业价值,地主的个性显现而开始涨租金,至今都是如无人管理和无行情的连翻涨,房东说了算。因此,老外开的小店不见了、数家独立小咖啡馆不见了、原创品牌小商品的店不见了,一切卖着好东西而获利率小的店都不见了,换成愈来愈多的小吃挡口、大品牌的小店、小酒吧,而卖老物件的店也换成了卖劣质纪念品的店,更多的是房东把门脸房切成更小的挡口再向外租,有照经营的无照的、乱七八糟瞎卖的一堆,所剩无几的几家质量不错的店,如果不是房子自己的,看来也等着租约到期疯涨的命运。当然,也有着前仆后继的那些筑梦者在南锣鼓巷里造梦,通常都会在租金的圧力下壮烈犠牲断送梦想。

  后海离南锣鼓巷不过步行10分钟的路程,但我早己很厌烦往里走,每次经过南锣鼓巷的北口或南口,那人多的我真不想进去看大家的居脑勺。而我每每开车从南口经过,看着那些闯着红灯还不觉理亏的人;穿着整齐但讲一句话带着三次“你妈“的人;牵着孩子刁着烟回头再吐口痰的人,我瞬间就觉得文艺青年和小清新的那些年己经逝去。我这些天老是问一些身边的朋友,最近去过南锣鼓巷吗?十有八九早就和我一样不爱往里走;如果有人去,我会问他南锣鼓巷除了纪念品和乱七八糟的小吃外,还有什么? 基本上都回答不出来

南锣己死   失去了灵魂还剩下什么? 四个字,大家为了四个字而逛“南锣鼓巷“。那些在南锣鼓巷里开店的人肯定不同意我这些个人见解,但这条失去文化底蕴的胡同,除了没被拆除而依然存在外,留下的恐怕只是永远满足不了的房东,以及疯狂赚钱的小吃和一窝蜂瞎逛的无知百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