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蛋蛋in北京 |
分类: 台湾美食 |
蚵仔面线在台湾小吃里非常知名,虽然蚵仔面线足以代表整个台湾的面线界,但我想告诉大家,不單只有蚵仔面线,而且一个小吃能銷售数十年不敗,肯定有其独特的秘方滋味,让几代人品尝都不失原味。

面线入台最早可追溯至清潮,由福建福州传入,所以也有人叫"福州面线"。当时福州师傅选擇台北木柵附近的山谷地形,适合"晒面线"。

制作面线整个流程下來差不多要六小时,期间还要不断的和面和扯面,可以说是体力和时间的產物,才能完成切割、搓面、捆面、拉面、风干、甩面等六个步聚。尤其是那一大把的面串,只有老师傅才掌握的好,把十公分的面最終拉成不到0,1公分的细面线。

在过去,手工制作面线是看天吃飯的行业,為了那碗便宜的细面线,师傅在背后的功夫和汗水可一点也沒少流。



台湾面线从面本身分二类,白面线及红面线。白面线就是大家比較常見的細面,在台湾吃白面线还有一种"去霉气晦气"的说法,其中以豬脚面线為代表。

而红面线則是以知名小吃"蚵仔面线"為代表,另外还有大腸面线和面线糊二种,其實我更难忘儿时在新竹吃到的面线糊口味,可惜原店己找不著了,至今我还能记得那家店的裝修和佈局,当时我應該是小學三年级。

在吃面线时(尤其是红面线),店家都不会給你筷子,因為看的到面卻烂的不容易夾起,就著碗用喝的其實更是痛快。



我个人比较喜欢吃红面线,煮到烂到用喝的就能喝完一碗面线,这种面线在湯頭都因為有著很多的澱粉,所以一般也会选用嫩滑口感的食材搭配,像是猪大腸和蚵仔都是这个意思。而台湾店家喜欢在盛好面线后,再往里加上一勺蒜泥、香菜和黑醋,醋是在溫熱里还能一直保持香气,和蒜泥一搭配,除了香更有解腻和增加食慾的效果,而我通常会要多加点醋和再加上一勺辣椒才夠味。
「细细面粉纖纖情,樸實师傅寸寸心」。台湾小吃都不貴,一碗这般費时制作的面线也就8元RMB以內,但希望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在品尝时,能体会到背后的辛勤和付出。
*******************************************************
喜欢蛋蛋的朋友,记住在新浪微博里發私信DY,就可以订阅我寫給粉絲的文章哟!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發!
打算去台湾旅游的朋友,可以至网上書店去購買我寫的〈拾味台北_真滋味〉和〈拾味台北_心旅行〉二本介紹台北美食和美景的書喲!
我的微博:
我的博客:
后一篇:台湾小吃普及(九) - 虱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