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痛苦后才有幸福

(2013-04-27 02:25:36)

 痛苦后才有幸福

鲁道岚

终于,面对大学,要说再见了。在决定生命的色彩时,我想再问问自己,何谓幸福?很长一段时间,我奔走在北京、丽江、阿里,寻找未竟的答案。

在中部一省城,父母亲老实而本分,过着节俭宁静的小日子。每次暑假回家,母亲常念叨一句话:不要太好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美满,一辈子就够了。在她们眼里,回老家考个公务员,那是最幸福的事儿。

后来,我变得不爱回家了,因为没法跟他们解释,那些关于梦想的想象。一到黄金周、寒暑假,我就去北上广,感受梦想的味道。多了,我似乎有点理解,在中国梦想的含义——“所谓梦想,就是相互间的捉对厮杀。

她叫张菁。说这句话时,她已经离开了北京,那个让梦想疯狂的地方。回到老家,她进了事业单位,成为一名光耀门楣的人。按家里的安排,她要做的就是等着公务员把她娶了。

等你嫁了好人家,我对你就算是够了。说这句话时,她母亲拽着她的手,眼角有点湿润,泛着红晕的脸上,荡漾着不舍与满足。跟我描述着,她轻声哭泣起来,然后挤出一句令我很错愕的话:我活着,为了谁?

我以为你很幸福!她听出了我的惊讶,却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擦干眼泪,抬头看着望着天空。

那个夜晚,夜幕很特别,不是常有的墨黑,而是纯净的黑色。在这样的黑幕下,散步是一件让人发憷的事情,总能勾起那些小时候做医生、老师和警察的回忆。

临别时,她说,她已经不记得梦想的颜色。黑夜里,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触到,她淡然,也很落寞。

关于梦想的颜色,有这样一个说法,说梦想是彩色的,而社会却是灰色的。人生,就是在灰色与彩色之间,做出一个平衡;而幸福,则取决于彩色在平衡中的比例。

在去西藏阿里的路上,我认识了一群幸福的朋友,她们用自己的方式阐释生命的意义。

咏宁,一个女孩儿,毕业于国内名牌高校,在瑞士攻下硕士学位,回国在大国企工作。如今,她却出现在丽江,古城静谧的街巷里,用破木吉他和唯美声线,演奏着世俗的忧伤。

这个流浪歌手,很特别。咏宁只在早上和中午唱歌。一到下午,她总是打扮的特别美,去油菜花田,躺在,享受夕阳西下——那绯红的余辉,穿过黄灿灿的油菜花,打在脸上。

鬼使神差。这样的画面,情不自禁,勾起我彩色的回忆。

傻傻地,我也问了她这个问题,“你幸福吗?”她的嘴角微微翘起,显露出那对儿小酒窝。她说:经历过痛苦与挣扎的人,才会享受至尚的幸福。

幸福这事儿,永远是那么虚无缥缈,却又真真切切的存在。很久一段日子,我都不明白咏宁的话,似乎带着古格王朝的神秘。直到我遇上一对兄妹。

姐姐是北漂,在北京大学毕业,在北京追着梦想,在北京感受着繁华,与转身之后的落寞。她起了个念头,去南边找个男人嫁了,听听海水拍岸的声音。

弟弟求学最南边,毕业后留在了南边,与家境殷实的女友,坐看夕阳西下潮起潮落。背后的他,开始忍受不了平凡,决心做点什么,不被这个时代忘记。

就在这一刻,我明白了咏宁的话,也明白咏宁的幸福,在于她勇敢的告别了世界,那个对人类,仅用成功与失败来衡量的世界。当然,那个世界里,包括她的父母,她也告别了。

再一次,走进她生命的人类,叫罗布。罗布,一个德国小伙子,在西藏待了几个月,有了一个藏族名字。

在大多数咏宁来说,罗布最有资格追求。“想回了就回去,没人会说你生命”,最重要的是,政府的救济金、社会大众的舆论,能让他依然选择不过不喜欢的生活。

“或许还会被称为英雄。”咏宁逗了逗罗布,却可以听出那么点无奈。咏宁说,或许一粒药丸,能让她结束末年之痛。幸福,在下一段旅程,继续向她招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