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首先要表扬一下本片的导演威廉·布伦特·贝尔,因为有中国金主华谊的投资,所以居然无师自通学会了广电过审大法,而且在安全避开内地广电审查制度的同时(也就是不能有鬼),还能把一个故事讲得有情有义,有比较纠结的终极关怀,也有一惊一乍的惊悚效果。当然,即便是我不剧透,相信大多数观众也都能早早地猜出故事的谜底,即便是猜出了谜底,也能为影片里那个可怜的不会表达自己的勃拉姆斯,付出一点小小的同情,原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果真是现实。
鉴于《灵偶契约》的剧情很简单,也很容易想到最后的谜底,所以在这我就不多做剧透了,免得连观众这点快感都剥夺了。
尽管是个简单的故事,但是导演却用细节和手法,成功营造出令人不寒而栗的惊悚效果。特别是,全片几乎没有太落俗套的桥段,古宅,诡异的陈设、布局,还有那个精致但却令人害怕的玩偶,特别是那双圆睁着的纯净的眸子,负担了全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惊悚效果。我看的那一场是点映,在影厅外片方在搞活动,就有很多妹子抱着玩偶在各种合影留念,当时我并不知道剧情,但是已然觉得那种画面非常诡异。不知道片方在后产品开发方面,有没有做那个玩偶的衍生品,相信能够引起很多不信邪妹子的喜爱。
导演威廉·布伦特·贝尔是编剧出身,貌似作品不多,但是大多都是悬疑类型,此前的《生存游戏》、《心中的恶魔》、《狼人》等虽然小众,但是都独具个人特色。故事小巧,并不太过卖弄血腥和暴力的场面,而是在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里,找寻让人不寒而栗的画面感,并且从中找出这种莫名的恐惧所代表的人性、家庭甚至是神学主题。具体到《灵偶契约》来说,不过就是被爱的渴求,以及因此而发展出的变态表达。
正因为不懂得表达,所以无法得到正常的关爱,而越是无法得到爱,就越是变本加厉地用自以为的方式去表达,因而造成他人的困扰。这种现象对于受害者来说是种困扰,但是也未尝不是所有的受害者造成的。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整部电影有将近九成好戏,只是在结尾处收煞得太快了点,女主角的情绪变化,有些突兀,当然,这或许正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他人即地狱,别以为你是正常人,就能够如此不负责任地对待一个可怜的恶魔!相较之下,老夫妇自沉江湖的做法,倒是显得比较悲怆,虽然同样无法面对现实,但是至少他们懂得忏悔与赎罪,而不是简单粗暴消灭恶魔。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大概也能理解,导演对恶魔结局的粗暴处理,由悬疑惊悚故事起始,最终却由悲剧收尾,也未尝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