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的前世今生

标签:
苏州古城泰伯奔吴泰伯庙杂谈 |
分类: 苏州攻略 |
公元3200多年前,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周太王非常喜欢季历的儿子姬昌,想将来让姬昌继承王位。泰伯为了成全父亲的这个愿望,就三让王位带着弟弟仲雍,从中原到了现苏州市郊,开发了广大的江南地区,建立了吴国。后来姬昌继承了王位,就是赫有名的周文王,中国从此进入了长达八百年的周朝。
古城阊门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令伍子胥建城至今。2500多年,苏州古城的位置至今未变,与宋《平江图》(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相对照,总体框架、骨干水系、路桥名胜基本一致,这在世界上是罕见。苏州也是中国最精致的城市,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双棋盘格局的东方水城
泰伯庙中有康熙、光绪及民国时重修记碑石可考。康熙四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南巡时,钦赐给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的“至德无名”四字。随后,乾隆在乾隆十六年二月南巡时在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三让高踪”,乾隆历次下江南遣大臣祭苏州泰伯庙。可见苏州泰伯庙之地位。
泰伯庙
乾隆御碑
至德殿
至德无名
康熙和乾隆两帝的御匾
古木
吴王泰伯
吴地绘画历史源远流长。从五六千年良渚文化的玉、物上刻画和描绘的装饰图案开始,到明代以吴门命名的“吴门画派”,无不散发着艺术的光辉,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是吴地文化的主体。
与泰伯庙一墙之隔的吴门书道馆
中国书法第一,名城苏州
吴门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