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一点感想!
(2013-06-12 09:01:33)
标签:
端午节旅游感想旅游 |
分类: 粗浅思考 |
今天是端午节,网上送端午节祝福的话语不少,个人感觉古人过端午还是蛮有意思的,“五月五,是端阳,挂艾叶,佩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各地因此也都搞了不少端午相关的活动,但普遍百姓却很难参与其中,更不要说让自己的孩子体会我们孩童时过端午的快乐了。
记得自己还是小孩时,端午临近,总是盼望母亲快点买粽叶,端午前一两天,家家户户淘好糯米和红豆,我特别喜欢蹬在母亲旁边,好奇地看着她包着粽子,娴熟地用几块粽叶把糯米和红豆包在其中,用嘴咬住线的一端,三下二下就把粽子做好了,看着看着,不自觉地跟着她学包粽子,既有趣,又盼着飘着粽叶香的粽子,虽说是白粽或赤豆粽,但感觉比现在任何粽子都要好吃。现在想来,还是让我心里美滋滋的,也许这就是美好的回忆。不知若干年后,儿子长大了,是否也会有我相同的感想,估计很难了。
此时此刻,你是否与我有相同的感受?前天参加姑苏区在古胥门广场举办的“龙舞端阳”系列活动,感觉非常有意义,不仅可以观看自导自编自演的端午文化节目,还可以现场观看邻居大妈们包粽子大赛,品赏各种口味的粽子,还佩戴了香囊,参与了姑苏城规划师-伍子胥的祭祀活动,原来苏州端午吃粽子并不是纪念屈原,而是为了追忆伍公,如此这般,虽说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观光活动,其实如果从游客的体验来说,还是很有市场吸引力的。
比如,可以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策划“端午”主题旅游线路,上午观看端午文化节目,了解端午历史文化、起源和过端午的形式和内容;然后从古胥门码头坐船,沿着胥江用实际行动来一次真实追忆伍公的举动;抵达盘门码头,参与伍公祭祀活动和参观吴地民俗博物馆,真正了解吴地端午文化;现场观看社区大妈们包粽子大赛,中午来一顿粽子宴...还可以尽量让每个环节再慢一些,让游客(包括我们)快乐地融合其中。
你是否喜欢这样的民俗文化主题的旅游线路?如果喜欢的话,请给我们更多信心,我们可以邀请相关单位策划包装类似的文化主题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