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市居民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2009-10-26 07:59:25)
标签:
城市管理市民素质杂谈 |
分类: 粗浅思考 |
近日,为了保障过马路的行人安全,相关部门在桐泾和三香立交桥下安装了红绿灯。可今天坐公交来单位加班时,却发现过马路的行人照样我行我素,绿行走,红灯还是走,新安装的红绿灯系统对过马路的行人并没有发挥作用。
行人为何视红绿灯不见,是看不到红绿灯,还是人们常说的居民素质不高问题。我想,那么大的红绿灯(由于该红绿灯是专门给行人安装的,就在马路当中,较矮且大),没有理由看不到。也许真的是居民素质问题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看不惯某些城市居民行为的时候,我们总要说城市居民素质特差,可居民的素质如何提高呢。
自我修炼是提高居民素质很重要的一方面,这里姑且不谈。其实,城市政府可以在居民素质提高上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这个题目很大,我并不是这方面专家,所以肯定谈不好,也谈不深,我只想谈点个人感想和建议。
城市政府(包括相关部门)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很多,如城市道路、公共汽车、公交站亭、新闻媒体、各类体育设施等等,这些公用设施本身就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某方面服务的,应该是居民生活中必需的集中场所,不仅使用人数多,而且使用频率很高,如果在这些场所开展一些有趣、有理、有教育意义的提高居民素质的宣传活动,居民在这些环境耳濡目染中,应该会受到很好社会效果。
星期四去同济,在上海城市公共汽车内,MTV(移动电视)大部分时间播放的要么是新闻(大家关心的),要么是城市良好行为的公益广告(世博会宣传的需要),我想,城市居民经常熏陶于这样的环境中,长期以往,素质不提高也难,也许这就是世博会对举办城市乃至国家的最重要意义了。可在中国大部分城市,这些城市空间资源却被过度商业化,公共汽车里的MTV,绝大数内容都是商业广告,可能给城市某些部门带来了颇丰的经济收益,诸不知,损失的却是公众受感染和引导良好行为的绝好机会,损失是城市整体文明进步的步伐。
城市公共资源是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必需空间,是展示城市精神和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尤其是提升软实力(包括城市居民素质)的最好载体,衷心希望城市相关部门善于用好这些资源,除了经济收益外,毕竟还有更为重要的职责需要您我去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