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要素空间布局优化的一些思考!
(2009-10-23 07:06:51)
标签:
苏州旅游要素优化杂谈 |
分类: 粗浅思考 |
这两天一直忙个不停,无暇顾及其他,接连写了几份文字稿,本周就有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基地创建方案,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创建方案,科学发展观“三服务”调研报告,上半年的工作总结等等,同时还开展了环古城河夜景小品的专题商讨会和现场察看,确定了其设置方案(在以后的博文中还将重点展示),接待了省旅游要素空间布局优化调研小组,沟通了旅游总规修编专家评审等等,还真忙得够呛,白天时间不够,只好将有些文字工作挪到晚上写。不过,总体来说还能从容应对,各项事项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个人感觉都能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
昨天上午接待了省旅游局赖主任带领的旅游要素空间布局优化调研组,其实我对这个话题挺感兴趣的,期间也谈了一些个人看法。主要有:
从游客需求变化来看,随着旅游产业进一步深度发展以及游客旅游次数增多,游客注重的游览内容逐渐从景区观光体验向全过程体验转变,也就是说,前些年景区是否有特色和吸引力是游客整个游览过程中最主要考评的内容,现在却发生了很大改变,大都游客对交通、景区、住宿、餐饮、购物、城市景观等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追求的是全过程体验,哪个环节不满意了,整个游览行程的满意度就要大打折扣了。这里面就有旅游要素空间布局优化的问题,如何打造与景区等级相配套的服务设施,如何优化组合各类旅游要素,如何发挥所有旅游要素的综合效率和效益,得到城市旅游的最大化效益(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正是游客旅游需求发生了上述的变化,迫切要求城市旅游供给必须作相应调整和优化。除了市场提供的旅游要素布局优化外(这里姑且不说),更重要的是对城市旅游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众所周知,城市旅游管理部门属于政府权力的边缘,可以支配和配置的资源十分有限,缺乏对其他部门的牵头协调能力,很难满足当前游客对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高要求,如便捷的城市交通,完善的旅游集散、咨询体系。实际上是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优化问题,开玩笑地说,国内还没有哪个城市能够称得上旅游目的地(何谈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大多城市偏重于对当地居民和投资商考虑得多一些,还没有想到如何亲近游客,对自助游客来说,特别不便,并没有便捷、舒适、畅通无阻的感觉。近年来,城市旅游部门更侧重于项目打造和市场营销,恰恰忽略了每个游客都有需求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了,这一点却是未来城市旅游竞争发展的关键要素。
国内很多城市发展目标都是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但对“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包括哪些核心内容,如何构建,应该达到哪些标准等等,却闭口不谈,连专家现在也说不清楚,给人感觉很混乱。个人认为,完善的旅游公共旅游服务体系是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内容,完善的旅游公共旅游服务体系应该包括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交通集散+旅游专线车),易得的旅游资讯体系(咨询中心+有效的旅游信息),舒适安全的游览环境等等。
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国内还是一个老概念新课题,我也只是谈了一已之见,希望感兴趣的网友跟进,继续深入探讨,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