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23 21:35:07
从青海回来,就一直忙个不停,周末也不例外,除了正常工作需要开展外,还要参加各种别人组织的或我们组织别人的会议,这不,刚有点空,赶紧再次回味一下大西北的别样感受吧。大西北与小江南着实有着太多的不同,给了我太多的震憾和感触。
首先,旅游资源上,西北更多偏重于雄壮的自然景观,具有典型的“地大物薄人稀”特点,地区面积位居全国前几位的分别是新疆、西藏、内蒙、青海,都隶属于大西北,在地球地理自然演变下,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这些地区又是少数民族的生活集聚地,浓郁的异域文化氛围,形成了极品级的世界旅游资源;江南地区更多是平原地带,并无太多名山大川,偏重于深厚的人文资源,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人才辈出之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沉淀,积累了种类众多,数量广泛的人文遗存,构成了江南旅游的最核心吸引物。
其次,游客感受上,由于西北更多是自然景观与异域文化,游客无须借助外力,不需要任何解说和知识背景,站在辽阔的大自然中,人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不辩自明,游客很容易就会被感染、被震憾;江南的文化是小处见大,其博大精深的文化细节,很容易被现代游客所忽视,如果没有外力(如导游、景区讲解员等)帮助,游客往往会视而不见,苏州更多的就是这样的旅游产品。例如,很多游客从苏州园林里出来,现场感觉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往往是略带遗憾的,可是如果有一位好的讲解员陪伴身边的话,那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各位不防试试)。
第三,发展阶段上,旅游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生活奢侈品,是老百姓温饱过后的享乐型产业,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必然使得西北和江南的旅游发展阶段也处于不同时期。西北地区的旅游发展更多处于资源推动型时期,景区开发具有极品资源,较次服务的明显特点;江南地区显然已走过资源导向型发展阶段,旅游发展源动力由资源导向品质推动转变。旅游发展除了资源等级吸引人以外,更多地依靠高质量的服务品质留住人。
第四,管理方式上,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不同的管理方式,西北地区的旅**政力量依然占主导地位,不同部门占据着不同旅游资源,基本上是独立发展,行政垄断力量很强,较难依据旅游市场趋势和特点,各部门共享资源,齐心合力地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江南地区更多地以市场客源为主,依靠市场力量,自发地组合优化配置资源,较易地组织线路,共享品牌,做强产业。
大西北与小江南有着诸多的不同,给了两地区互换客源,发展旅游提供了无限商机,我相信,随着大西北的旅游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将得到同步发展,旅游发展将在推动社会和谐建议贡献着自己的独特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