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滴血救世主教堂是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個主要景點,美女俄國導遊以流利的國語告訴我們……1881年3月13日,亞歷山大二世的馬車通過格里博耶多夫運河河堤時,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扔進一枚手榴彈,皇帝被炸得出血嚴重,送回到冬宮後幾小時内死亡。1883年,其子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亡父在此地點修建教堂。到1907年尼古拉二世在位時期工程才最終完成。謀殺的理由是亞歷山大二世是個為人民考慮的君主,希望解放農奴制,遭到了貴族們的反對……所以皇帝之死引起後世人民的敬懷之心,以致才有這個裹面滿佈豪華寶石級Amber, Malachite, Lapis Lazuli, 教堂內有7500平方米的馬賽克作成的畫像, 超過世界上任何其它教堂……
暗殺發生現場的一段街道被封閉在教堂的牆內,因此該段堤防延伸到運河中。在內部,在亞歷山大遇刺的精確地點設計了一個祭壇,裝飾以黃玉、琉璃和其他寶石。沙皇的血從簡單的鵝卵石中溢出,濺到地板上,與周圍與極為豐富的裝飾形成鮮明對照。
遊歷了幾個著名的宮殿(冬宮,夏宮),皇家庭園和豪華版教堂並略聞俄國這短短幾百年的歷史,驚覺俄國皇室的宫庭政變奪權比較中國歷朝的有過之而無不及,老爸殺死親生兒子(彼得大帝殺不願接位的大兒子) 老婆殺老公後取而代之(叶卡捷琳娜大帝殺老公彼得第三),兒子殺父親(亞歷山大一世 殺死自己父親保羅一世(此人父親就是被母親Katherine the Great 殺後而取而代之的彼得第三) 回家後好奇的翻查了資料,本希望了解更多那些歷史上真相背後的動機和原由……
意外的發現了以下的一段……
"意黨"是沙俄時期的一支左翼恐怖組織,以其成功刺殺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而知名。該派是於1879年由民粹派秘密組織“土地與自由社”分裂出來激進派組成,受到了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主張推翻帝制並通過以社會主義為旗號以建立農村公社獲得大眾支持。
黨的執行委員會控制著一個由工人、學生和軍人組成的小組網絡。在1879-83年間,民意黨滲透進了近50個城市,特別是在烏克蘭和伏爾加河地區。儘管成員數從未超過500,但民意黨擁有相當的支持者和同情者。
民意黨的綱領包括:召開立憲會議、普選制、終身人民代表、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結社自由、村鎮自治、以志願民兵代替常備軍、將土地分配給農民、逐漸將工廠交給工人、民族自決。
民意黨的綱領是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混合產物,與馬克思主義者不同的是,他們認為俄國可以通過一次農民革命跳過資本主義階段直接到達社會主義。
有些歷史學家譴責民意黨把實現社會革命的實施方法全都寄託在"政治密謀"上,而布爾什維克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為,靠這種方式是不可能真正實現社會革命的——歷史本身也證實了布爾什維克的觀點。
刺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1881是他們恐怖主義付諸實行的開始……隨著時間推移,恐怖主義活動也越發頻繁,這讓民意黨也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一個恐怖組織,其成員被稱為“三月一日黨人”,在這其中還包括列寧的哥哥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民意黨對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進行了七次暗殺(並最終成功將其炸死),之後對亞歷山大三世也進行了多次暗殺。此外,民意黨小組暗殺了大量的沙俄將軍、部長、省長等官員。民意黨的恐怖活動震懾了沙俄政府,多次逼迫其做出政治讓步,但沙俄政府很快發現人民並沒有起來進行革命,於是加緊了對民意黨人的迫害,在1879-83年間進行了超過70次針對民意黨人的審判,共審判兩千餘人,民意黨成員幾乎全部被判處死刑、徒刑或流放,組織隨之解體。 1880年沙俄政府還成立公共安全與秩序保衛部(即“暗探局”)有組織的監控處理革命者的活動。民意黨人的恐怖行動沒能喚起人民覺醒和推翻沙皇制度的願望。相反,卻帶來沙皇政府更加殘酷和堅決的鎮壓。
令人不惑的是,為何導遊小姐在描述滴血教堂的因由和文獻資料有所不同?裹面俄國人心普遍對意黨的行事手法維權看法是否有所不同……激列的抗爭相對和平的維權到底那個有更加長遠的影響?
講着講着又可能離題了,下两篇會測重於人文風土和宗教文化方面……
Philip Yau
Feb 18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