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老师分享: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的这些问题——

(2018-12-05 15:23:00)
标签:

教育

分类: 安娜中英文读书会

 

黄老师分享: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的这些问题——

前段时间去南京参加一个语文的国培学习,当我能够脱离自己原来的生活圈子,有机会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去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感慨还是很多,今天想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悟。

 

第一个感触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总是在想别人为什么那么幸运,就能摊上那么好的孩子呢?真的是别人幸运吗?

 

给我们讲课的长辫子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她家的书和她的儿子。她说她最喜欢的就是看书,她儿子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开始看小说,听完除了震惊外,还有深深的敬佩。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别人孩子优秀,很少会注意到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家长。

 

我们习惯性对孩子进行各种说教,孩子不听,就觉得这孩子怎么这样呢?道理都讲了,为什么不按照做呢?我们往往忽略了,在家庭教育中,身教远远重于言传。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家长都把精力放在孩子上,整个人的注意力都用来盯孩子,孩子今天作业怎么又出错了?孩子这次单元测验有没有考好啦,孩子今天又偷偷玩游戏了……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跟孩子的各种问题作斗争,最后呢?

 

我们会发现,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并没有太大的进步。于是,我们会陷入一种无助、无奈的状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主要原因是我们努力错了方向。我们与其去改变孩子,不如先去改变自己。自己先进入到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另外,当我们能够注重学习,尝试着走出原有的圈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不会把眼光局限在原来那个狭小的圈子里。我们不会把成绩作为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我们能够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能够去欣赏他们。随之而来的,因为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变了,孩子也会改变。

 

比如我们开启学习模式的时候,自然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好的教育方法等等,否则我们忙忙碌碌也只是在延续当年父母的教育方法。

 

当我们不再一味地盯着孩子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有之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自己每天都浑浑噩噩地活着,又怎么会拥有一个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孩子呢?

 

第二个感触就是,很多时候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我们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孩子能力的培养。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多时候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生怕孩子在学习上比别人落后了。

 

可是,我们细想一下,真正能让我们孩子在学习这条路上走得很远的是知识还是学习的能力?

 

这次学习听了三节课,我发现平时讲课的模式跟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思考,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这也让我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可能很多时候,孩子遇到问题,我们习惯性给出一个建议或者解决的办法。可是,下次呢?下次孩子遇到类似问题还是不会。

 

孩子有难题不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赶紧把方法、答案告诉他们。很少会去启发引导,举一反三。

 

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会的只是这一个题,下次换一种问法,马上就又不会了。

 

长久以来,孩子的学习,都是被动的。不会的题,不会主动钻研,因为有人会告诉我。考试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不会做就空着,问他你再想想啊?他一脸茫然。

 

就拿我的语文课来说,语文课就是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但是很多孩子不愿意去动脑子,就愿意坐着等我告诉他们答案,他们把要点记在书上。

 

把要点、知识点都告诉他们去背、去记,短期内为了应试,可能效果会比较好。

 

从眼前看,这种教育方式,可能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帮我们解决一些眼前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我们只是注重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孩子能力的培养。知识上的不足,孩子段时间可以补起来,但是能力的培养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第三个感触就是孩子的课外阅读非常重要。

 

很多家长总在说孩子忙,每天上学,晚上和周末又要奔波在各大辅导班之间。可是,如果我们不去课外阅读的话,所有的补都是虚的。

 

阅读对我们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具体影响我就不说了。

 

我们现在教育孩子,是希望孩子未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希望他们三观正,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等等。

 

可是这些东西单纯地靠我们家长去口口传授,或者学校去教,显然是不显示的。

 

其实我们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一些自己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乃至是生命价值的一些认识。在阅读中他们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

 

我们经常会说孩子没有人生目标,没有理想等等,可是,这个理想、目标不是凭空而来的。可能孩子在阅读某本书的某一个情节或者某一个人一下让孩子找到了共鸣,孩子的兴趣点被激发出来,人生一下有了目标方向。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孩子的内动力一旦被激发出来,那个动力是很强的

 

就好比一辆车,如果光是靠我们人力去拉的话,能走多远?但是如果车子能够自己发动起来,那这个力量就很大了。

 

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每天要有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在家里营造起读书的氛围。

 

最后想请大家一起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想想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自己该怎么做?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2018只剩下最后二十多天了,2019你又将有哪些计划呢?

 

我们先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相信,随后我们也会拥有更优秀的孩子。

 

谢谢大家。

黄老师分享: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的这些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