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公益讲座《家庭英文阅读方案(小学)》答疑部分,讲座全程语音请扫码免费收听。
1不喜欢英文阅读,很排斥怎么办?
小学生最初接触英文阅读的时候会有排斥的现象这很正常,和三四岁时的排斥相比较容易解决的就是,这么大的孩子已经有了任务意识,即使阅读兴趣不大也能大差不差的完成阅读任务。
首先要调动阅读兴趣,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如女孩可能对温情类的故事感兴趣,三年级的孩子可能喜欢漫画题材的故事,了解了他们的兴趣,也就找到了英文阅读的切入点,其实也是一个合理选择英文素材的问题,比如大热的牛津阅读树,小猪小象系列等。
还可以从好听的音频和适合的动画入手,让孩子习惯这种语言,如每天清晨坚持听儿歌音频,每个周末都看一些原版动画等。
小学的孩子还要让他有阅读的成就感,没有成就感,孩子就容易产生挫败失去兴趣,如即使只能读海尼曼GK这样的小读物,也让他录制荔枝电台,挑战21天,再找一些亲朋好友点赞激发他的热情,如当孩子读了一段时间的猪小妹绘本,就找来配音软件让孩子自己试试,用多元化的手段促进孩子的兴趣和发展。

2启蒙初期注重量还是质?
重视量,在量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再开始量和质结合,最后慢慢过度到质上面来。这是一个过程,都很重要,只不过有一个先后的关系。
为什么要先重视量呢,因为没有量,什么都变得不可谈,即使学习自然拼读也会变得举步维艰,如让孩子画出四个sh开头的单词,孩子没有累积怎么画,让孩子读出一段以sh开头的韵律诗,孩子没有语感,没有识字能力,也无法达到拼读练习的目的。
一段时间后,量和质就可并行了,从量当中选择一部分适合的资源做质的精读。再往后,可以有一段时间集中攻克质,为孩子新一轮的量做奠基。

3是不是先要学习26个英文字母?
启蒙初期的小学生可以从26个letter sounds
入手,先来学习字母的发音,从简单的拼读入手。另外从阅读入手会比从26个字母入手更为合理,一定不要有必须认识了26个字母才可以开展启蒙,开展阅读的概念,要知道阅读是一切的基础。

4是否需要翻译,不然孩子听不懂?
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父母要遵循不问就不解释的原则,如果问,就从整体上来做讨论和解答,而不要所谓的一个单词,一个句型的英译汉,如果孩子的英文学习能力强,也可以引导他自己查字典或者直接告诉他单词的意义,其实养成了阅读习惯的孩子一般遇到影响他理解的key
words才会问,如果不影响就不会问了。高年级的孩子也会有这种体验,在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几个不认识的单词并不影响他们对整体文章的理解。

5孩子发音有问题,读不准确怎么办?
发音不准有很多原因,怎样才能让孩子发音准确一些呢?
多听原汁原味的原版音频,形成一定的语感;让孩子进行有效的模仿,多培养孩子大声朗读的习惯;多找一些App软件,或者创设一些环境,让孩子有输出的机会;系统的学习自然拼读,培养孩子能见字读音,多关注高频词的学习。

6怎样开展英文阅读精读?
所谓精读不是把单词和句型学会了才叫做精读,也不是阅读了多次才叫做精读,而是掰开揉碎后再做立体化的整合才叫做精读,对一本读物的精读包括音频和视频的选用,图画和文字的结合,延伸活动的操练等等。
如从整体上让孩子先对故事进行感知,做一个读书记录,清晰的用文字或者图画来表述故事的作者绘者,国籍,主角名字,然后按照first,then,last的顺序让孩子具体分析故事的大意,并摘抄其中的三句话作为核心内容(当然这一项是很难的,不过孩子就是在这样的训练中成长起来的),也可以挑出来几个有发音规律的词汇,孩子最喜欢的一句话,找出来高频词等。
还可以围绕一本书帮助孩子进行拓展,挑选同题材的或者同作者的作品,形成立体化交叉阅读,最终形成阅读力。
安娜读书会的英文绘本精读课程就是带着父母和孩子一起让绘本立体起来,真正做到有计划有体系,也是有成效的阅读,敬请关注。

7孩子要怎样听音频?
泛听和精听相结合,泛听要做到有计划,有重复,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精听的训练分为很多种,如跟读也算是精听,根据听到的内容,儿歌也好,故事也好,来做练习题也算是精听,裸听也算是精听。。。年级高的还可以进行专门的听力训练,如听到一段对话后回答相应的问题,填写缺失的单词,判断对错等。
听音频的资源也要选择的合理一些,有一些资源的音频,如Step Into Reading
兰登英语分级读物的音频就非常的吸引孩子。
小学生在听音频的时候还要注意有效性,不能完全当做背景音乐来听,因为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的是专注的听,对照的听。
阅读上有所谓的晋级,听力上也一定是有的,往往是跟着阅读的进阶而进阶,在启蒙初期孩子听的能力要远远高于说和读的能力。

8单词量没有增长是什么原因?
孩子通过大量的阅读,单词量一定会有增长,如当孩子的阅读素材升级了,也就代表着单词量有所增长了,因为一篇故事,如果孩子遇到的障碍太多,影响了他的理解,他一定是没有兴趣的,如果他肯接受更高一个级别的故事,就证明他是可以理解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一定是靠单词累积完成的。
那么孩子读了很多故事,为什么单词量会没有长进呢?
只有泛读,没有精读,甚至没有一点点的精学,那么孩子的单词势必累积要很慢,甚至谈不上什么运用。
没有注意单词在语言当中的运用,同一个级别的读物也没有进行深度拓展,如同一个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也就是不同的读物交叉阅读,语言的运用才能体现出来。
年级越高对单词的记忆越需要通过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所以高年级的孩子还要注意单词拼写的训练。

9什么时候才能过度到桥梁书的阅读?
孩子能够阅读桥梁书有三个要素。
心理需求,桥梁书一般都是描写小学生生活的,情节复杂,有连续剧的感觉,而低幼的孩子对这种表达方式是没有感知的,他们的动画片都是一集一个故事,所以桥梁书也符合孩子心理上对于情节的需求。
图文的需求,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对于图画的需求虽然依然强烈,不过对文字也开始有了关注,尤其在中文的促进下,孩子开始更多的关注文字带来的意义,那么桥梁的编排方式也就满足了孩子这个时期的需求。
语言基础,孩子在前期启蒙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有了很多阅读上必备的技能,如能够识别桥梁书中大量的sight
words,对于不会的单词能够通过拼读规则读出来,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猜词解义,不纠结于个别单词的障碍。
当孩子能阅读桥梁书的时候,其实也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英文阅读习惯,如能对照桥梁书听音频,能坚持一大段时间的阅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