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娜文字直播第二期(大班专属)

标签:
答疑 |
分类: 安娜双语教学之路 |
1007瑞宝浙B
2.如何让孩子保持阅读兴趣,能坚持自己阅读。
大班的孩子在中文阅读方面也是有三种阅读状态的,自己识字阅读,我们称之为自主阅读;听父母读和自己识字阅读结合,我们称之为亲子共读;完全听父母读,我们称之为是亲子阅读。这三种状态就像孩子的身心发育一样,有早有晚,所以哪种都是正常的,但是原则是,父母要适应和跟随孩子的发展状态来,不要硬性让孩子进入到某种状态。比如说有的孩子读书多了,就自己识字了,不由自主的就进行自主阅读了,但是如果孩子没有进入到这种状态,还特别喜欢依偎在父母的怀里听父母读,那么就顺气自然好了。
那么如何让孩子能自己读,喜欢自己读呢?一定是经历过几个阶段的,如跟读模仿的阶段,如识字自主的阶段等,要想培养,先从这两方面入手,找适合跟读的资源,培养跟读的习惯和模仿的累积,同时多玩一玩单词卡片,多训练一下高频词,让孩子能在跟读的同时伴随着识字读,结合起来。
不过安娜觉得大班还是顺其自然为好,不着急的,好好享受亲子时光。
孩子5岁8个月,从去年6月份开始英语启蒙阅读,参加过秋季悦读营,读过汽车镇、培生预备、小猪小象、饼干狗、丽声百科1、小怪物1、牛津阅读1-3、攀登1,每本书10遍左右,主要是家长读,孩子不愿读,也不愿听音频。
精读我们开展的少,一个月一次吧,不感兴趣的内容他也不愿参与。
感觉学习快一年了,效果并不明显。现在给孩子读英语读物,孩子特别不专心,经常手里干着自己的事,连书都不看。同一主题内容比如颜色、动物、重复几次,仍然不能完全掌握。在听说方面,听也听不懂几句,更别提说了。
下半年孩子要上小学了,这种阅读是否还要继续,如何改善?
孩子启蒙时间才大半年,不要操之过急,想想子桐到现在已经阅读将近9年的时间了,所以英文阅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一点点累积。
孩子不愿意读和不愿意听音频,子桐都经历过,因为他不识字(英文),当然不愿意读,跟读呢,本身又很枯燥,音频呢,这么大的孩子喜欢听妈妈读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你不用过多焦虑,这个阶段,只听你来读也是完全可以的,当做亲子阅读来做就好。
但是你提到的孩子不专心,这个要引导一下,听故事的专心度是很重要的事情,另外中英文要结合着来,英文时间不要太长,孩子容易产生疲惫,专注力就不会持久,至于如何听得懂,光靠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听得懂要有很多内容,比如听得懂故事,听得懂问题,听得懂游戏规则,如何听得懂,要有故事的输入,问题的输入,日常交流的输入,游戏规则的输入等,都是对应的。
一定要继续下去,中文亲子阅读进行了整个幼儿时期,在小学时候才过度到语文的学习,进而再配合桥梁文字,儿童文学的阅读,那么英文第二语言的阅读一定是比这个进程更漫长的,加油!
1012越妈青岛B
大班男孩,英语启蒙较晚,到现在大概有一年多时间了吧。每天早上妈妈读英文绘本15-20分钟,目前读过牛津1-3,培生预备级,大猫预备级,还有零散的绘本。由于妈妈英语水平有限,只限于能备好课后读绘本。孩子现在倒是不排斥听妈妈读,但是不愿意跟读,晚上偶尔听读过绘本的音频也能听个十来分钟,一边玩一边听放,不知道听进去没有。也没有见到所谓的输出。妈妈有点困惑了,妈妈到底是不是在做无用功?是还要用这种方式坚持呢?还是改变一下方式呢?谢谢,期待您的指导。
大班的孩子已经启蒙一年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很扎实的开始了,一定要相信自己,所有的付出都不会是无用功的。孩子扎实的阅读基础对将来的英文学习和阅读是非常有帮助的。
你的做法是很好的,孩子只要不排斥就算是成功了,这么大不愿意跟读不要紧的,子桐也是从小学才开始进行跟读训练的,你可以多做一些亲子延伸活动,比如你们俩来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也是在进行跟读训练,比如多培养孩子的单词识读能力,这样跟读就不仅仅是根据记忆在输出了,就会减轻一些跟读的压力…… 听音频呢,如果不是很专注,你就给他听一些儿歌类的,或者绘本JY音频(这个好听,孩子都喜欢),不要听太枯燥的分级音频,这样提高一些听的专注力,另外也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作为泛读音频,不用非要那么专注,大班的孩子专注力也就是20分钟左右。至于你说的输出请参照一下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的回复,希望对你有帮助。
1009书泽青岛B
安娜子桐
输出的前提是要有大量的累积,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启蒙的,是不是累积不是特别的够呢?
输出需要有一定的引导,比如大班的孩子需要进行输出训练,阅读时的讨论,跟读训练,回答问题,生活中多做延伸,把读到的内容链接到生活等,所以只通过听音频或父母读,孩子听的方式带来的输出成效是远远不够的。
动画片语速快慢不要紧的,当然孩子很多时候是根据画面或者猜词解义来理解的,没关系,
都是输入的一种方式,如果你觉得收效甚微,那么就两种方式交叉进行,一种保持原有的看
动画方式,一种选择类似猪小妹这样的动画当做学习,每周一集来进行。
1108瑶妈广东G
作文和阅读是息息相关的,阅读是输入,作文是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所以一定要有大量的阅读,但是大量的阅读不见得就产生有效的输出,还是要经过引导和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比如大班的孩子可以进行写话训练,阅读记录训练,语言表达训练…… 让孩子每周选择一本最喜欢的书,在阅读记录单上写上书名(父母协助),画出最喜欢的角色,用一句话来表达读到的故事(父母协助),慢慢的,父母再多问几句,多引导几句,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提升,这都是在做阅读之外的语文素养训练。写作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走极端,觉得只要多读书就好了,一切都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引导性的训练。
1009泉泉深圳B
孩子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两岁的孩子会喜欢吃手,三四岁的孩子会出现偶然性口吃,大班的孩子因为身心发生的巨大变化,也会伴随着很多小动作的出现,有的爱吃手指甲,有的爱摆弄衣角,有的爱抖动身体……不过很多行为都是暂时性的,短则几个月,长达半年一年。泉泉这种状况,应该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所以千万不要大声呵斥孩子,日常生活中还是多陪伴他,用其他的事情吸引他的注意力,同时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让老师也多关注孩子,大家一起努力,但是也不要操之过急,慢慢的引导。
比如,上课不再举手回答问题,老师提问他,也能答的出来,但无所谓的表情;做值日生也不积极,老师提醒他该他值日,他不情不愿的做。班上学声母,会读但听写都是错,妈妈说孩子应该不是难就是懒。
又如,他把其他小朋友打哭了,妈妈过去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其他小朋友说是他,妈妈还没开口,小男孩就哭起来,直接说没有没有,都是骗人的。可之前一直不这样的。
一直喜欢哭,家长无从下手。
安娜老师,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家长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呢?
安娜子桐
大班的孩子无论在年龄上,还是心智上,都是一个过渡期,说他是小孩子吧,完全不同于小中班,说他是大孩子吧,和小学一二年级又完全不一样,所以会出现很多“突变 ”现象,也就是说变得或者成长的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不过这些都是暂时的,不要太担心。比如孩子会出现对待事物无所谓的处世态度,不喜欢回答问题,不喜欢做值日,不喜欢“学习”,喜欢哭等。出现这样的状况,父母先不要着急,先找出孩子生活中的兴趣点来吸引他,比如观察他喜欢什么,就多带着他做他喜欢的事情,把他的专注力转移一下,当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不要责备他,而是要鼓励他,同时注意和他经常沟通谈心,给他一个长大的时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