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分享】《带着地图去旅行》

标签:
群分享 |
分类: 安娜双语教学之路 |
带着地图去旅行
分享时间:2016年7月13日(周三)14:00-15:00
分享嘉宾:深圳泉妈
大家好!我是深圳泉妈,我今天的分享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泉宝如何爱上中文阅读;第二部分:泉宝带着地图去旅行。(暑假来啦,带着孩子旅行,走起!)
【泉宝简介】让我们带着安娜阿姨的书,闪亮登场吧!
【泉妈简介】
深圳某中学普通教师、班主任。担任地理、历史的教学工作。爱孩子、喜读童书。
【泉宝如何爱上中文阅读】
泉宝在一岁多的时候,我开始关注安娜的博客。当时觉得子桐有不可思议的强大。崇拜安娜不是一天、两天了。后来看了一本鼓励阅读的圣经《朗读手则》。这本书后来被我阅读3次,在思想上,我可以说是很好地武装了自己。认定阅读是通往世界最便捷的窗口。下面简单讲一些阅读体会。
1、想要孩子爱上阅读,自己首先要爱上阅读。
孩子2岁的时候,我开始大量阅读童书。童书就像一件让人赏心悦目的衣服。阅读他们就像逛商场。童书插画的色彩、布局都非常用心,特别是日本的绘本插画简直细致入微!像看连续剧一样。伟大的插画家,把生活演绎得如此有童趣。他们才是真正的把人类的精神世界引向真、善、美。很多童书深深感动了我.《猜猜我有多爱你》、《安的种子》、《尼古拉的三个问题》、《先左脚再右脚》、《爱心树》等等,最先都是我开始喜欢的。喜爱之情是可以传感的,很多童书买来,孩子暂不喜欢,没关系,我喜欢就行!
2、坚持入+坚持读。
入的形式有很多,建议幼儿园阶段多买,因为孩子会反复叫你读,读到你想吐,孩子都能背了。还要你读。你会觉得物有所值啊!泉的最爱《这是什么队列》《100层的房子》没有50遍,也有40遍。现在泉开始看一些桥梁书了,阅读次数没那么多,买回来,热乎劲还没过,就读完了,于是我开始了在图书馆借阅。图书馆借阅毕竟是别人的,时间有限,基本作为泛读。真正买的还是有私心让孩子精读的。但泛读也扩大了孩子的视野。读的方法,我没有特别的讲究。最多声音夸张一点。泉宝只要有人读就很满足了。所以我素读的多,基本没有什么拓展。就这样,也是惊喜连连。泉宝的读图能力强、识字量大。坚持很重要。旅行是精读的好机会。每次大的出行,我都会带上不多的绘本,什么排队、等车、住酒店的时间,也可以用阅读来丰富无聊的等待。因为带的书不多,只有这几本,就反复、再反复。不小心就达到精读的目的了!
3、坚持培养兴趣。
有妈妈看到孩子爱上阅读了,就开始放手,给一些文字书扔给孩子。觉得孩子已经爱上阅读了,就可以撒手不管。其实,阅读是一辈子的事,你想他一辈子坚持阅读,这需要持久的根生蒂固的阅读热情。坚持培养兴趣很重要。泉宝都5岁半了,也表现出了较稳定的阅读热情。但我在选书上,还是最注重能否吸引孩子的兴趣为最高标准。还会想着用异形书来吸引孩子,用有创意的、幽默的书作为首选。在阅读难度上,就低不就高。家里的异形书、立体书《过年啦》、《12只兔子的大麻烦》、《这是什么队列》《噼里啪啦系列》都是曾经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大功臣!兴趣的培养,要坚持!现在我试图给孩子读一些章节小说,在版本的选择,插画的配备上,仍旧是投泉所好。
4、大胆阅读+去功利化。
刚提到阅读要谨慎呵护孩子的兴趣,但也不能止步不前。扩大阅读视野、尝试多主题、挑战高一级别的阅读也很重要。有关吃的主题、有数字元素的、有打斗场面的、地图元素的统统是泉的菜。那些温情的离愁别绪,统统不喜欢。我会用一些小伎俩,尽量让儿子多读一些关于培养情商的。比如:旅行时sorry,我只带了温情版的。凑合读呗!尝试挑战一下高级别的,我会从孩子喜欢的胃口着手。要是摸不准,干脆放家里显眼的地方,随手丢在沙发上。喜欢的他自己去看。看着、看着有时候就真喜欢了!去功利化,有的妈妈觉得阅读这么久还不识字,孩子怎么到了书店到处跑,根本做不下来;最近几天怎么不爱看书了。用心买来的书,孩子怎么不喜欢…这些都不用焦虑,健康的孩子也允许人家感冒嘛!去功利化,你会更开心。孩子越发觉得阅读是自然而然的快乐!
总结:中文阅读给我最大的收获:收获亲子感情!因为亲子阅读我们有很多问题讨论,尤其现在喜欢科普后,我知道孩子的新词来源哪本故事。我们会一起向贝贝熊一家看齐!
啰嗦这么多,进入第二部分。
【泉宝带着地图去旅行】先来几张图吧!
在研究地图

北京民族园——看看咋走
泉宝是个地图迷,出行最喜欢带着地图,各种寻找!北京故宫、香港迪士尼乐园、北京民族园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家庭熏陶方面】
妈妈没有刻意为之,在孩子还只有3岁多的时候,那时候他几乎不识字。妈妈偶然发现家里的带地图的书都会被泉宝拿出来翻阅。尤其是妈妈的初中地理教本。很多地形图、大洲大洋图、交通图等。他会带着图例和注记去理解。好神奇啊,那时候我初中的学生都没有这个好的阅读地图的习惯。那时,泉宝就掌握了很多地理语言。比如:绿色代表有很多树,黄色代表这里的树不多、很荒凉。蓝色代表大海。某个符号代表我们现在的位置等等!
从那以后,我更关注孩子对地图的表现。也开始刻意满足他看地图书的愿望。
我准备的东西有:平面的地图(中国的,包含省级行政单位的,可以动手拼的那种);
最开始当然和他一起寻找深圳在哪,然后找爸爸、妈妈的老家在哪个省。姑姑嫁到哪个省;西子(玩伴)老家在那里等等。慢慢的孩子有兴趣了。后来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地球仪。小时候读的很多优秀绘本都是来自国外的名家。如《恐龙大陆》(日)黑川光广。然后,我们一起来观察地球仪,一起找到日本。哇,就是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的耶!我要去见他,问他恐龙大陆的第8集何时出来。读蓝色系列里《小魔怪的梦想》(配图)
故事的主人走到哪里,我们就从地球仪找到哪里。期间,还会讨论,怎么走更近一点。以至于,学校老师要孩子编写故事书,封面都会写上(中)***著。意思就是中国的作者。与地图有关的童书:《中国历史地图》、《地图》、《我的地图书》、《恐龙大发现》、《我们的地图旅行》(配图)





【生活链接方面:】
去家附近的宝安公园玩,孩子也会在门口地图前驻足不前。爸爸和其他的小朋友都走好远了,他还在那儿看地图。这时候,我一般是会劝爸爸不要催孩子。并且和孩子一道观察、讨论地图,我们现在的位置在地图的哪里?等下要上厕所该从哪里走,公园的儿童游乐在哪 等等。从公园回来经过地图,孩子也是同样的表现。搞得小朋友都不愿意等他了。
旅行地图,去泡个温泉,大小池子很多。人家也会发给我们一份指示图。泉宝的最爱又来了,带这个地图寻找喜欢的“鱼池”,乐此不疲呀!
这时候,我们大人在旁边,耐心等待,孩子在研究呢!有问题需要讨论了,我们再一起寻找!
这个过程中,孩子有问题了,大人的介入非常重要。我会在这个时候,把地图和实地的空间,帮助孩子一起联系起来。不断带领,孩子形成地图和实地互相转换。这样孩子阅读起来,特别有劲头!
后来去香港迪士尼、民族园、北京故宫等(配图)都是最喜欢带着地图去寻找。再后来,我们就把家里大大小小的旅行图、指引图都收集起来。作为最好的回忆录。孩子闲暇之时,就喜欢看收集的各种地图,满满的都是回忆啊~(配图)
很可惜,孩子拿着地图,奔跑于故宫之间的相片,被我弄丢了。
这是目前收集到的各种地图,小票。不要小看这些小票据哦!不仅记载我们的旅程,它背面也有地图!
回家一定会拿出地图温习、回味。我们会一起回忆旅行的趣事。有时候看着地图说:妈妈,我想再去一次。啊?不是才回来吗?!
我的感触:公园地图、小区地图、旅行地图是最好的地图,也是最好的教育契机。说是最好的地图是因为,孩子还在形象思维阶段,公园他再熟悉不过了,而且公园的地图是经过精心制作的,通俗易懂,精美无比。孩子身在其中,特别有亲切感、现实感、安全感;说是最好的教育契机:孩子在小区生活,天天玩的公园,再熟悉不过。很容易把现实和参考的地图联系起来。避免了地图和生活脱节。孩子能很好、很安全的建立空间感。如:大洲大洋地图,对孩子来讲其实是有点难理解的。引导孩子看地图,不妨从公园地图、小区指示图开始。生活才是最好的教材!
我们小区的地图,先从找门开始!
不喜欢地图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不能跟自己所处的位置产生链接,没有真实感,自然就没有指导意义。
【泉宝的输出方面】
有孩子(包括我们大人)看到密密麻麻的线条组成的地图,会晕,狠狠地晕。会拒绝看它。我想说的是,先从箭头开始!图上,泉最喜欢看箭头,找到了,就很有成就感哦!
孩子幼儿园中班学习签名,当然不是写字,是用一些喜欢的符号表示自己的名字。你们猜泉宝的签名是什么?是个→。线条在他脑海里,就是这么可爱!
编写创意故事:两只乌龟和一个空瓶:第二集(摘录原文)
【地图与未来的学习:】
喜欢研究地图、就意味着有良好的空间感;喜欢看地图,孩子将来用思维导图来学习也是轻松自如的。如我们做出行计划,也会用图的形式表达,当然也是思维导图。喜欢地图,也一定会喜欢历史(泉宝身上有体现),很多童书也善于把历史和地理知识融合起来,更立体!如:中国历史地图
这幅图,就很好地把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整清楚了!
总结我的做法:不打扰孩子阅读地图,和孩子一道,带着地图走进生活!在地图学习方面,我确实没有做什么拓展。不一定能给大家指导意义。个人粗浅的看法,请多包涵。
最后,特别想说的是:感谢安娜3年来,对我的精神引领。今天不是为了晒孩子,晒自己。纯粹是为了用行动,感恩安娜及幼儿群的群友。奉献一点点自己的想法!
最最后, 用泉宝在地铁阅读的画面,来表达我对未来阅读的美好憧憬!最近在微信上疯传,日本人如何在机场、地铁阅读,批评国人在看手机。我想说,未来的新生代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