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分享】《桥梁书的阅读策略》

标签:
群分享 |
分类: 安娜双语教学之路 |
分享时间:2016年4月14日(周四)20:30-21:30
分享嘉宾:阅读推广人 湖北韦宝妈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一说起阅读能力,很多人就觉得是识字。尤其是孩子上了小学,很多家长就误以为孩子现在认字了,理所当然有阅读的能力了。细心的家长很快会发现,很多孩子虽然识字量很大,翻开一本书,大部分的字都认识,但孩子就是不肯自己读书,草草翻几下就放下了,还有的孩子在读完一个故事后,仍然理解不了故事的内容,不知道在讲什么,于是就有了畏难情绪,就轻易放弃了继续阅读。这种现象在一二年级比较普遍。
其实,孩子从认字到独立阅读并不像成人想象的那样自然而然,那么容易,阅读能力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桥梁书为孩子们搭建了一条由亲子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的桥梁。
所谓桥梁书,已经不像图画书那样以图为主,而是以文字为主了,但是,几乎每页还都是有图画的,能够给孩子理解故事的发展提供一点线索,而且印刷字体也比较大,文字总量并不多。桥梁书不只是书籍文图比例发生变化,还意味着阅读方式的变化。如果说图画书主要是亲子阅读的话,桥梁书则要培养孩子独立阅读。
有些家长在给孩子挑选读物过于简单,觉得孩子刚认字,来点简单的书可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生字,同时可以让孩子从中找到自信,但事实上太过简单的书是无法引起孩子的兴趣,无法让孩子一本接一本地读下去,就难以达到积累自主阅读量和阅读经验的目的。还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大了,迫不及待地让孩子看文字较多的书,生怕孩子比别人落后了。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同事,看到大家都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于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去找高年级的孩子借些书给自己的孩子看,但是每次上课让孩子们自己看书的时候,我就发现那个小孩拿着一本书哗啦啦翻来翻去,目光自始至终没有静静地停留在某一页上。于是我问孩子,为什么不看书啊?孩子说看不懂。我一看书名,可不是嘛,纯文字的小说,对于阅读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孩子来说,确实有难度,难怪那孩子宁愿无聊地坐着也不想看。可是家长不理解啊,家长就觉得我给你找这么多书,你为什么不看呢?
说到这儿,就是要告诉我们家长要挑选能够吸引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兴趣、同时文字量又不太大的读物,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冲动,愿意读下去。这样,一本又一本地读下来之后,孩子既增长了信心,又积累了阅读经验、培养了阅读能力。在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后,孩子就能进入比较顺畅的阅读阶段。另外还要提醒大家,在桥梁书的挑选上,不要盲从,不要过分迷恋书单,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阅读基础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根据孩子阅读的能力、兴趣爱好来帮他们选书。就比如韦宝吧,我记得他看的第一套桥梁书是老师送他的一本《米小圈上学记》,这套书带有拼音,他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刚刚学完拼音的时候,他硬是一字一字地拼读。在读的过程中我没有完全撒手,他看书的过程中我也在旁边看书,在他读得比较艰难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帮上一把,这样他就顺利读完一本书。读完之后非常自豪,觉得自己也能看这样厚的书了。第一遍结束后自己又开始看第二遍,他的理由是第一遍读得太磕巴,有些地方没有理解,于是我就鼓励他再读,告诉他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第二遍读完之后他就开始跟我滔滔不绝地交流里面他觉得好笑的情节,同时也对我提出了新的要求,赶紧把剩下的书都给我买回来。随后他就彻底迷恋进去了,每读完一本都会迫不及待地跟我们交流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1、生字注音,帮孩子扫清阅读障碍。家长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桥梁书都有拼音,这样孩子读起来就有困难。
后来尝试了别人推荐的注音法,确实很不错。当然这个注音不是把所有的字都注音,而是根据孩子的识字情况,把他可能不认识的字注音,这样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因为有太多不认识的字影响他的阅读兴趣。记得韦宝那套《屁屁超人》的书,每一本我都帮他注音。每天上班的时候都会带本书,闲暇之余赶紧帮他注音,我在注音的过程中也顺带把这本书看完了,回家跟他交流的时候也会很方便,尤其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他很希望能够跟人分享他的读书感受,帮他注音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2、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比如“连蒙带猜”法。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告诉孩子不用去纠结某一个字,可以尝试着结合这个字前后相连的字或者词来猜这个字。
记得韦宝在读书的过程中会跟我说,妈妈我能猜出来这个字是什么。我就告诉他这种蒙实际上也是阅读方法。我们还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猜这个字、这个词语的意思。另外对于一些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字可以一带而过,没有必要因为某一个字不会而影响整篇的阅读。说到这儿,“蒙”其实真的是一种能力,班上很多孩子在做阅读理解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某一个字、某一个词不会,而放弃理解整篇文章,有时真的很无语,实际上只要结合上下文就可以猜出来的。另外桥梁书本身也带有一些图画,图画也是对文本的一种补充和概括,也可以引导孩子结合图画的内容来理解故事内容。
3、为了让孩子不对家长形成依赖,能逐步过渡到自主阅读,我们可以采用“中途撤离” 法。
4、及时赞赏。
5、提前渗透,吊人胃口。
在一本书快看完的时候,我会提前跟他预告一下下一本书的精彩片段,当然这个前提是我们家长要提前看书,以便我们对精彩情节有所把握。每次他都会缠着我讲几个精彩的故事情节,我也会绘声绘色地跟他讲,这样他的胃口都被吊起来,就会问我,那后来呢?我说自己去看吧,都说出来都没有意思了。于是他就抓紧时间把现有的这本书看完,随后迫不及待地进入下一本书。